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知道就表示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能够用这种态度去学习,也算是真知了。...

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举凡思考、探索,都是做学问的基本态度,但是如果只知思考和探索,也是非常危险的。 尤其是年轻人要特别留意这一点,因为年轻人不论在知识或见闻方面,还是非常的浅薄狭隘,必须脚踏实地去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过于苦苦思虑而放弃努力学习的实际行...

学而不思则罔。

(为政) 学习各种知识固然可喜,但如果不把所学的东西多加思索,或加以实际运用,那么这种学习只能算是一种表面工夫,所学必然模糊不清。因为基础一旦不稳固,所建立起来的东西也就岌岌可危了。 “罔”与“惘”同义,是迷糊的样子。...

周而不比。

(为政) 与人交际应酬的时候,应该一视同仁,公正无私。若是偏袒一方,或结成党派,树立敌人,都不是正人君子所要选择的途径。 “比”和亲睦同义,在此解释为结党营私的意思。...

温故而知新。

(为政) 不论做什么事情,应先追溯过去,研讨当时的各种情状,作为发掘将来新思想、新方式的基石。 这种办法叫做“温故知新”。倘若没有过去,现在就不可能存在,但是一味陶醉于过去,被旧有的传统所束缚,新的世界便无从展现出来。反之,忽略往日的成就,只...

君子不器。

(为政) 饭碗是器皿,陶盆也是器皿,它们只分别具有一种用途而已。然而立志成为伟大人物的人,却应该避免自己变成像器皿一般只有单一用途的人。因为一个全能者,莫不希望冲破固有的局限,使万事皆掌握在他手中。...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

(为政) 首先,观察对方的举止,然后调查他行为的动机,接着再进一步探究他的态度是否出乎真诚?若能以这三个步骤去观察对方,彻底加以分析,那么对方的真面目便一览无遗了。 “以”与“为”都是“作”的意思。遇事最好先采用“视”的方法,再采用“观”的方法...

父母唯其疾之忧。

(为政) 天下父母心,为人子女的千万不要让父母牵挂,儿女应随时注意自己的健康,以免生病了叫父母费神操心。世上的父母均爱子心切,而孝顺的子女也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其疾”亦可解释为细心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以免他们因为年老力衰而一病不起,那时后悔...

色难。

(为政) 侍奉父母的时候,要小心自己的态度和表情,否则就不能称之为孝顺。这里的“色”字,并不单是意谓着“脸色”而已,它还包括一切的言行姿态。...

六十而耳顺。

(为政) 直到六十岁,我的人生经验已经很丰富了,所以不论听到什么事情,也都不觉得惊奇诧异。我没有反抗的意念,凡事都显得平淡无奇,因为经历过这么长久的岁月,我已洞悉世间百态,人生一切道理,早已深镌在我的心坎上了。 六十岁为“耳顺”之年。“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为政) 七十岁之后,任凭自己高兴说什么、做什么,也绝对不会脱离正轨了,若不是修养达到极致的人,是不容易做到这种地步的。 七十岁为“从心”之年。...

五十而知天命。

(为政) 我深深地体验到世事的变化莫测,人们是绝对无法逃避吉凶祸福的境遇的,唯有顺其自然,才能知足常乐。同时,我感觉上天正在赋予我救人救世的艰巨使命,而我将不惜一切为世人创建一个新的精神领域。 五十岁为“知命”之年。事实上,孔子以五十岁作界线...

三十而立。

(为政) 我三十岁的时候,不论在精神方面或物质方面,都能够独立自主,而且也能合乎礼节的要求。 因此世人将三十岁称为“而立”之年。...

四十而不惑。

(为政) 四十岁是人生最活跃的一个时期,也是最容易被诱惑而陷于迷乱的时期。然而在这个时候,人生问题对我而言,是非常单纯而明白的,任何疑惑已经对我发生不了作用,也不足以成为威胁了。 故世人称四十岁为“不惑”之年。...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为政) 治理政事的人,不可单单依照法律和规则来推行政务,必须用道德收服人心,实施良政。就象群星拱卫屹立不摇的北极星那样,万民就会拥戴政府的德政,而纷纷归附。...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学而) 不要为了不被世人所重视而悲观沮丧,这种忧虑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你必须随时关怀别人,而担忧自己不能认识别人真正的价值,这才是应该加以注意的事情啊!...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

(学而) 为人最重要的在于有节制的态度。必恭必敬固然是一桩好事,容易博得别人的欢心,然而礼节太周全,超过合理的限度,反而会招惹不必要的耻辱。因为卑屈谦虚,一味迎合他人的口胃,算不上是真正恭敬的态度。(有子的话)...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学而) 少说话多做事,说话的时候要非常谨慎小心,做事的时候要勤劳敏捷,应该用这种方法来勉励自己。...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学而) 和他人约定的事,一定要合情合理,才能够践守诺言。(有子的话)...

过则勿惮改。

(学而) 人既不是圣贤,当然也偶尔会有犯错的时候,知道自己犯了过错,而能决心改过向善的人,就非常难能可贵了。但一般人却常常掩饰自己的过失,或理直气壮的替自己辩护,岂不知这只有更加彰明他的错误,增加他的罪行罢了。然而贤者勇于认错,勇于改进,并时...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