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香积寺

2022-11-19 可可诗词网-王维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香积寺又名开利寺,在长安县潏、滈两河交汇处的香积村。唐神龙二年(706),佛教净土宗为纪念第二代祖师善导,在其墓塔旁建造的寺院。寺内有13层高塔一座(今存11层),通称善导塔。现建筑除砖塔外,皆为清人建,大殿内存放的善导大师像,是1980年善导圆寂1300周年时,日本佛教徒所赠。香积寺在长安县南神禾原上,离终南山尚远,附近无“云峰”可言,大概诗人不知古寺所在而误入终南“云峰”之间,所写之处人迹罕到,别有洞天,作者则随缘而住,以一种恬然心境描绘了深山的幽邃环境,但仍以香积寺为题。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过香积寺》
    [唐]·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听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 《 ɡuò xiānɡ jī sì 》 
    《 过  香    积 寺 》 
    [ tánɡ ] · wánɡ wéi 
    [ 唐   ] · 王   维  
    bù zhī xiānɡ jī sì , shù lǐ rù yún fēnɡ 。 
    不 知  香    积 寺 , 数  里 入 云  峰   。 
    ɡǔ mù wú rén jìnɡ , shēn shān hé chù zhōnɡ 。 
    古 木 无 人  径   , 深   山   何 处  钟    。 
    quán tīnɡ yān wēi shí , rì sè lěnɡ qīnɡ sōnɡ 。 
    泉   听   咽  危  石  , 日 色 冷   青   松   。 
    bó mù kōnɡ tán qǔ , ān chán zhì dú lónɡ 。 
    薄 暮 空   潭  曲 , 安 禅   制  毒 龙   。 
  • 《過香積寺》
    [唐]·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裏入雲峰。
    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鍾。
    泉聽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龍。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不知香积寺在哪座山中,
     
    走了数里,就进入了白云缭绕的山峰。
     
    四周是一株株古老的树木,
     
    杂草丛生,踏不出人行的小径。
     
    在那幽静的山林深处,
     
    隐隐传来飘渺的钟磬。
     
    陡峭的巨石,阻遏了泉水,
     
    发出呜呜咽咽的响声。
     
    日光的背影,使青松
     
    的色调有几分冷。
     
    日暮时分,独自在空寂的潭边,
     
    安禅人定,以治伏尘俗的毒龙。
  • 1.积香寺: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县南。
     
    2、径:小路。
     
    3、此句形容泉水在流过山石时发出幽咽的声响。危石:乱石。
     
    4、此句谓深山林木葱郁,连照在其上的日光亦有寒意。
     
    5、“薄暮”两句意为,薄暮傍晚,因寺旁空潭,想起了佛制毒龙的故事,因此体悟到禅理的高妙。安禅,僧人坐禅时心身晏然入定,进入一种万念俱寂的境界。制毒龙,谓克服妄想。《法苑珠林》: “西方山中有池,毒龙居之。昔五百商人止宿池侧,龙怒,汛杀商人。槃陀王学婆门咒,就池咒龙,龙悔过向王,王乃舍之。”
     
    6、泉声句:泉水流经岩石发出幽咽的声音。咽:声音因阻塞而显得低沉。孔稚圭《北山移文》:“石泉咽而下怆。”
     
    7、曲:指空潭曲折隐蔽处。安禅句:谓却除杂念身心进入宁静空寂的境界。安禅:心定神宁,别无他念。毒龙:唐释道世《法苑珠林》:“西方有池,毒龙居之。昔五百商人止宿池侧,龙怒泛杀商人。槃陀王学婆门咒,就池咒龙,龙悔过向王。王乃舍之。”又《涅槃经》:“但我住处有一毒龙,其性暴急,恐危害。”这里毒龙指意念欲望。
  •       人评王维诗“诗中有画”、“画中有乐”、“画中有禅”。此诗其
     
          画面感、音乐感、禅意感三者并俱。“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以及“日色冷青松”的色彩、光线,均使人称叹其为丹青圣手;“深山何处钟”之钟磬余音、飘飘袅袅、伴着身边危石所激遏起的湍湍泉声,也真让人为之沉醉。结句道出“安禅制毒龙”的感受,又将一切丹青画趣,弦竹雅乐归入万念俱寂的佛理禅机。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香积寺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南。这是一座深藏在深山中的古寺。诗中的前四句写来平平淡淡,却十分高明巧妙,暗含着一个深山藏古寺的优美画意。诗人初入深山并不知道在那一片白云缭绕的山峰间尚有古寺深藏。行了数里,进入杳无人迹的林海,四周尽是参天的古木,地上却不见一条小路。忽然,他听到寺院的悠扬钟声,诗人是何等的惊讶和欣喜呵。他恍然大悟:在这深山之中原来有个香积寺。
     
          后四句是对香积寺的环境、气氛以及寺旁“潭曲”的具体描绘。诗人循着钟声向香积寺走近,流泉在险峻的危石间发出幽咽的声响,日光照到浓密的松林间也泛着寒意。天色晚了,诗人来到寺旁一个幽深的古潭边。潭内微波不兴,已经没有兴风作浪,危害人类的毒龙,想必是被香积寺里的高僧制服了。结尾一句是诗人对寺内高僧的颂扬。“安禅”指僧人坐禅时心身晏然入于禅定,谓之“安禅”。“制毒龙”的典故见《涅槃经》:“但我住处有一毒龙,其性暴急,恐相危害。”又见《法苑珠林》:“西方有不可依山甚寒,山中有池,毒龙居之,泛杀五百商人。槃陀王学‘婆罗门咒’就池咒龙,龙化为人,悔过,王舍之。”显然,王维从寺边的深潭,联想起佛经中的故事,引出这段典故。既然香积寺神秘地深藏于人迹罕至的深山中,想来其中定有不同凡俗的高僧吧。
     
             这首诗写香积寺妙在香积寺始终未同读者照面。他写白云缭绕的山峰,写参天的古木,写悠扬的钟声,写幽咽的流泉,写浓密的松林,写寺边的深潭……就是没有一句香积寺的正面描绘。诗人似乎用一团面纱将香积寺裹住、藏起,不让它露出半点面容。但读完全诗,我们却分明感到一座深沉肃穆的古寺的存在。环境和气氛的渲染与烘托,比正面描写收到了更加奇妙的效果。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到诗的含蓄之妙。
  •  
          诗题“过香积寺” 已表明这首诗是一首记游之作。“过” 即 “探访”、“探望”之意。
     
        起始四句“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写诗人并不知道香积寺的确切位置,仍是信步走去。“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 是写游中所见,但也侧面交代了香积寺的位置及环境——寺院位于云峰深处,周围环境古朴。至此,诗人还未有一字提及寺院。走在无人的古径上,心头正有一点疑惑——山中真有寺院么?忽然听到深山中隐隐的钟声,才明白香积寺确在山中。这四句一气呵成,把“探访” 的曲折写得淋漓尽致,却是不着痕迹。清赵殿成评这四句说: “四句一气盘旋,灭尽针线之迹,非自盛唐高手,未易多顜” (《王右丞集笺注》)。
     
          后两句“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这一联是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的名联。其中“咽”与“冷”字尤为精到。山泉在峥嵘的石缝中流淌,泉声自不能轻快流畅,那声音正像极若有若无的呜咽之声。而 “冷” 字用得更妙。这里是古木森森的“深山”,到处是高耸的“青松”,日光自是不能普照,且是“薄暮”时分,返照的夕阳涂抹在青森的松林上,岂不 “冷”哉?这一联非常准确地把握住景物的特点,表现传神,构造出一个远离尘世、宁静幽深的环境。
     
         末两句“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这一联写诗人在傍晚终于到达寺院,面对一潭空阔幽静的潭水,不仅想到《涅槃经》中所说的佛门高僧以无边的佛法制服了其性暴烈的毒龙的故事。想到佛法可以制服毒龙,也可以制服世人的机心妄想,不觉又悟到禅理的高深。这两句掺入佛语,反映了诗人一直想要离尘绝世的思想情绪。
     
          这首诗题意在写山寺,但并没有一字写寺,而是通过“云峰”、“古木”、“深山”、“钟声”、“危石”、“青松”、“空潭”的描写来表现山寺之深僻清幽,手笔不凡。
  •  
          香积寺,佛教寺庙。王维晚年“长斋奉佛”,出世思想占据主导地位,故有此类诗。
     
           这首诗题的“过”即是访问、探望的意思。既是访问,便采用由远到近、由景入情的写法,从“入云峰”到“空潭曲”,中间经过古木参天的“无人径”,听见隐隐飘来的“钟”声、“咽”危石的“泉声”,看到“冷”青松的“日色” (夕阳)。逐步接近香积寺,最后吐露出“安禅制毒龙”的情思。中间过渡毫无痕迹,浑然天成。诗人采用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用隐隐的“钟”声和呜“咽”的“泉声”,衬托山林古寺的幽静,收到了“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中间两联四句,是称誉诗坛的佳句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