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行四首·其三

2024-01-30 可可诗词网-王维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这是一首歌颂少侠英勇杀敌立功的诗。首句写少侠的武艺高强。一个“擘” 字,言其臂力无穷,能左右开硬弓。次句写少侠藐视敌骑包围。一个“无”字,用得极妙, 把少侠豪气干云,在千重敌骑包围中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的情状生动地展现出来 了。第三句写其作战的风姿:“偏坐”,描写了他张弓搭箭欲射之雄姿;这个“偏”字,写 其侧身形象,活灵活现,也表现了他技艺的高超。“金鞍”,映其身材之英武。真个是潇 洒自如,雄姿英发,威风凛然。结句叠词“纷纷”,写出了战斗的激烈迅速,“射杀五单 于”,极言其战果的辉煌。此诗采用夸张的手法,塑造了一个豪迈勇猛、驰骋沙场、奋勇 杀敌的少年英雄形象。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少年行四首·其三》
    .[唐].王维.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 《 shào nián xínɡ sì shǒu · qí sān 》 
    《 少   年   行   四 首   · 其 三  》 
    .[ tánɡ ]. wánɡ wéi.
    .[ 唐   ]. 王   维 .
    yì shēn nénɡ bò liǎnɡ diāo hú , lǔ qí qiān zhònɡ zhǐ sì wú 。 
    一 身   能   擘 两    雕   弧 , 虏 骑 千   重    只  似 无 。 
    piān zuò jīn ān diào bái yǔ , fēn fēn shè shā wǔ chán yú 。 
    偏   坐  金  鞍 调   白  羽 , 纷  纷  射  杀  五 单   于 。 
  • 《少年行四首·其三》
    .[唐].王維.
    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
    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逐句翻译】

    一身能擘两雕弧①,只身能左右两手开雕弓,

    虏骑千重只似无②。眼中的千重敌骑如同空。
     
    偏坐金鞍调白羽③,他侧身金鞍调准白羽箭,
     
    纷纷射杀五单于④。射杀众多的敌酋立大功。
     
  • 【注释】

    ①擘:这里有以手张弩之意。雕弧:刻画彩饰之弓。

    ②似无:好像没有。

    ③金鞍:黄金装饰的马鞍,言其华贵。白羽:“白羽箭”的省称,即用白色羽毛镶在尾端 的箭。

    ④纷纷:众多貌。五单于:《汉书·宣帝纪》:“匈奴虚闾权渠单于请求和亲,病死, 右贤王屠耆堂代立。骨肉大臣立虚闾权渠之子为呼韩邪单于,击杀屠耆堂,诸王并自 立,分为五单于,更相攻击,死者以万数。”此泛指敌方的许多首领。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少年行》是王维歌颂游侠少年豪迈气概的连章诗(类似今天新诗中的“组诗”),它采用相同的形式,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一个共同的主题。相连章的几首诗既密切关联,又各自独立,合起来成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这一组诗共有四首,第一首写聚饮,表现一群游侠少年豪兴勃发,意气相投;第二首写立志,表现游侠少年决心奔赴边关,为国献身;第三首写建功,具体描写一位少年的武艺和战功;第四首写受赏,写游侠少年胜利凯旋,功成名遂。四首诗首尾衔接,环环相扣,形象化地再现了盛唐时代游侠少年的生活和成长道路,完整而生动地表现了他们意气风发,为国立功的精神面貌。
     
    这首诗以轻快劲爽的笔调,生动形象的语言,为我们塑造出一个力大无穷、武艺高超、英勇杀敌的爱国少年的形象。起句“一身能擘两雕弧”七个字便写出了这位少年的体魄和射技,他一个人能同时拉开两张刻有花纹的精良弓箭,即能左右开弓,武艺高强,令人惊叹。次句“虏骑千重只似无”,写出了这位少年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尽管漫山遍野都是敌人的重重骑兵,但是在他眼中却好象没有什么东西一样。他冲入千军万马,如入无人之境。后两句“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紧承前两句,进一步描写这位少年的机智灵敏和他所建的功勋。他一会儿偏左,一会儿偏右,灵活自如地坐在飞驰的骏马上,不停地调整着手中的弓箭,对准敌人连续不断地发射,杀死了敌人的好几个首领。这首诗刻划人物真切具体。在一系列的行动中,把这位游侠少年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
     
    《少年行》写得激奋昂扬,充满了慷慨报国的热情,洋溢着盛唐时期蓬勃向上的进取精神。开拓疆土,反击侵扰,是唐王朝巩固封建统治的重大国策;建立军功,为国效劳,是当时人们的宏愿。王维和他同时代的许多知识分子一样,早期的思想是积极入世的,这一组连章诗以及其他一些边塞诗,形象化地反映了王维早期的思想,体现了他早期诗歌创作的风格。
     
  • 第三首,写少年的勇武杀敌。诗人将主人公置于孤危险恶的战争情势之 中。“虏骑千重”指敌人大军压境,形成包围之势; “五单于”原指汉宣帝 时匈奴内乱争立的五个首领,这里借指众敌酋。敌方倾巢出动,来势汹汹, 企图以优势兵力取胜。而少年以“一身”对“千重”之敌,竟能左右驰突于 敌阵之中,如入无人之境,且能擒贼先擒王,将凶蛮骠悍的敌酋“纷纷射 杀”,其过人的胆略和武艺已分明可见。这里把少年写成孤胆英雄,意在突 出他的勇冠三军、战功卓著。诗的一、三两句,以特写镜头为少年英武矫健 的身姿写照: “擘两雕弧”言其多力善射,能左右开弓; “偏坐金鞍”言其 鞍马功夫娴熟,能在疾驰的马背上自如地变换各种姿势; “调白羽”则 是善于在运动中瞄准目标,箭无虚发。

    二、四两句,从对方着笔来反衬少年 的艺高胆大。敌我双方的力量愈是悬殊,也就愈能表现主人公无所畏惧的英 雄气概,而这种气概,又正来自于其置生死于度外的献身精神。这样,这首 诗就和上一首彼此呼应,并为下一首写功高不赏张本。诗中所出现的雕弧、 金鞍和白羽,均是以着色之笔略加点染,本来是爱其人而及其物,这里的物 又为人增色,人与物原不妨是互相辉映、相得益彰的。盛唐诗人每喜表现尚 武精神,如李白自称“弯弓绿弦开,满月不惮坚。闲骑骏马猎,一射两虎 穿。” (《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杜甫自述“射飞曾纵鞚,引臂落 鹫鸧。” (《壮游》)王维则称赞他的一位族弟说: “读书复骑射,带剑游 淮阴……席帆聊问罪,卉服尽成擒。” (《送从弟蕃游淮南》 )等等。这些 都可看作是诗中理想形象的现实依据。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