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玚 ·公宴

2019-05-19 可可诗词网-建安诗文 https://www.kekeshici.com

巍巍主人德,佳会被四方。开馆延群士,置酒于斯堂。辨论释郁结,援笔兴文章。穆穆众君子,好合同欢康。促坐褰重帷,传满腾羽觞。

建安时代,由于曹氏父子招贤纳士、“笃好斯文”,因而在曹氏的政治集团之中,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文人团体,“彬彬之盛,大备于时”。(钟嵘《诗品·序》)这些文人聚集在曹氏周围,经常集会游宴,诗文为乐,成为当时的一种普遍现象。曹丕在《与吴质书》中写道: “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可见当时文人集会盛况。在建安七子的诗篇中,对此也有描写。如刘桢 《赠五官中郎将》(其四): “明月照缇幕,华灯散炎辉。赋诗连篇章,极夜不知归。”再如曹植、王粲、刘桢及应玚都作有《公宴》诗,更是直接的写照。文人们的这种经常性的集会赋诗活动,无疑对建安文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这种集会活动本身,也成为当时文人诗歌创作题材的一个重要方面。应玚的这首《公宴》(公宴,公家宴会)诗,表现的正是曹氏广泛延揽贤才,“群士”咸集宴饮的景况,并表达了诗人自己积极参与的态度和乐在其中的情怀。

诗的前四句写主人。主人指曹操。意思是说,曹公仁德崇高,众望所归,贤才良士来自四方,会集归附,主公开设府馆以延纳,设置酒宴以亲招。这是对主人的颂赞之词。一方面言其德望之高,另一方面也说明主人对 “群士”的亲近和纳才心情的渴切与诚恳。王粲《公宴》诗道,“古人有遗言,君子福所绥。愿我贤主人,与天享巍巍。”阮瑀 《公宴》诗道,“阳春和气动,贤主以崇仁。布惠绥人物,降爱常所亲。” 可见,类似的颂赞之词乃这类《公宴》诗的一个共同内容与特点。应诗的颂赞是把握分寸的,缘事而发,并未流于谄谀。诗的后六句写“群士”和宴会情景。五、六两句说:大家在一起高谈阔论,切磋辨析,消除疑难,释解情怀,酒酣兴发之际,操笔赋诗作文。曹丕在 《典论·论文》中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写“群士” 在宴会上 “辨论释郁结,援笔兴文章”,正表明言谈作为有关 “经国”正道,并非一般的滥饮游戏。这也是对 “群士”的称赞: 皆怀才之士而非庸碌之辈。七、八两句说:众人端庄敬肃,皆君子之仪,相互间亲睦融洽,相安相乐。对于归附于同一门下的“群士”来说,这种亲善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曹丕曾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表达了对招笼门下一班文人的艰难与担忧。应玚这里讲 “穆穆众君子,好合同欢康”,应当说,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时曹氏府中 “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曹植《与杨德祖书》)这样一个文人集团一定程度上的亲善关系,对主人婉转的歌颂之意自在其中,而自己积极投入的态度和乐在其中的情怀也不言而喻了。诗的最后两句说: 撩起双重的帐幕,大家靠近而坐,斟满酒杯传递行酒。“促坐”,言相互间的亲密。“重帷”,表明宴会府馆设置的华贵,也从侧面说了主人对众 “群士”的器重。诗的后六句从 “群士”角度写宴会情景,描写较具体。语意看似浅显,实则内涵是很丰厚的。既写出了对主人,对众同僚的曲婉情思,也写出了宴会庄肃而又热烈的场面气氛。

曹丕说: “应玚和而不壮”(《典论 ·论文》)。胡应麟说: “德琏诸作颇雅训”(《诗薮》内编卷二)。与当时他人同类诗作比较,应玚的这首 《宴》诗既不像王粲、刘桢的 《公宴》诗那样借景生发,直坦胸臆,描述备细,极尽铺陈,也不像阮瑀 《公宴》诗那样媚态较显,温婉敦厚的特点确很突出。虽然像 “辨论释郁结,援笔兴文章”这样的诗句 “颇伤拙劣” (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卷四),但似不应将此诗堕入下品。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