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2019-07-20 可可诗词网-金元明清词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乙巴之秋,诛茅吴小城东,新营所住,激流植援,旷 若江村。岁晚凄寒,流离世故,有感老杜《卜居》之 作,聊复劳者歌其事云。

竹隔桥南,有竹里人家小葺。依约似,浣花门 径,数椽幽僻。居近梅家新市隐,补吟桂树东城 植。念岁寒,何意老江村,今非昔。

怀 旧 隐,三高宅。空遐慕,五噫客。叹百年枯菀,一 般陈迹。归燕犹寻斜日垒,闲鸥且占沧波席。待 到门、春涨棹歌来,渔榔集。

流离漂泊之人,筑室定居后,会 产生一种安定感。大诗人杜甫在饱经 忧患、备尝困苦之后,于成都西郭外 的浣花溪找到一个安身处所,便喜不 自禁,故有《卜居》、《堂成》 之 作。但痛定思痛,回首往昔流离之苦, 又往往感慨万端。光绪三十一年乙巳 (1905),郑文焯在苏州吴小城新营 一室成时,心绪正是如此。于是,有 感杜甫《卜居》之作,而为此词抒

杜甫《 卜居》诗开篇即写所居的 地理环境:“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 为卜林塘幽。”本词当用此法,从新 居形胜写起。起句犹如先用一远镜头, 拉出远景: 溪上流水潺潺,桥南绿竹 护绕。然后将镜头拉近: 翠竹丛中掩 映着一小小人家——这就是词人的新 居。新居有翠竹、小桥、流水,环境 清幽。故说“依约似”杜甫浣花草堂 般的“幽僻”。“数椽幽僻”,既是 写实。词人另一首《鹧鸪天》曾纪其 新居: “水竹依稀濠上园,苍烟五亩 绝尘喧。”《西子妆慢·吴小城》也 说: “五亩之居,刻意林谷,既拥小 城,聊当一丘。泾之水又资园挽,可 以钓游。不出户庭,而山泽之性以适。 岂必登姑苏、望五湖,始足发思古之 幽情耶。”都可互参。作者有意点出 所居环境的“幽僻”,实寄寓一种隐 逸情趣,即隐含陶渊明“结庐在人 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 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的超然自得之意。杜甫 《卜居》诗也点明“林塘幽”在于 “出郭少尘事”。词人所居“幽僻”, 自然也“少尘事”,“无车马喧”, 心境恬静闲适。

用实笔写新居形胜后,再用虚笔 写新居环境,后者同样隐含着隐逸之 趣。环境“幽僻”,又与隐者为邻, 室边城东还种有高洁的桂树。“梅 家”,指汉人梅福。梅福原为南昌尉, 后去官,隐居会稽,“变名姓,为吴 市门卒”,《汉书》有其传。后世写 弃官隐居,常用其事。左思《咏史》 诗即谓“韩公沦卖药,梅生隐市门”。 中国古人素来讲究择邻而居,词人 “居近梅家”,选择与隐士为邻,自 然含有隐居之志。桂树,高洁的象征。 “补吟桂树”,明写新居环境,暗寓 自我人格。

“念”字将词意宕开,由描绘新 居环境转而抒发人生感慨。“小葺” 清幽,人生有了安闲的处所,足可怡 神养性,本该满足。但“生于京都, 长于豪华”的郑文焯毕竟不同于颠沛 流离一生的杜甫。杜甫在历经战难、 飘泊异乡之际,能建一草堂,过上几 天“江村”的安定生活,他就感到怡 然自足了。他的《江村》诗写其心境 道: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 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 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 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 何求?”一切都是那样悠闲自在。但 惯于“豪华”的郑文焯,“少日狂游, 旧家歌舞” (《夜半乐·秋尽夜闻雨 有怀》),老来却独卧“江村”, “流离世故”,一事无成,这是他“意” 料不到而深感痛苦的。故新居落成的 欣喜之余,即生悲感,包含他对自我 一生荣辱、升沉的怨望和对贵族阶级 没落的不满。“岁寒”,既指时节已 届秋冬,又含老境凄凉之意,即点明 诗序中的“岁晚凄寒,流离世故”。

下片从“今非昔”的痛苦中超脱 出来。人“老江村”,已无进取之心, 所谓“老来睡味甜如蜜,烂嚼梅花是 梦痕” (《鹧鸪天》“水竹依稀濠上 园” ) ,于是力图在山水林泉中忘却 人生的苦恼,洗却心头的哀怨。词人 沉思道: 吴中三高士——范蠡、张翰、 陆龟蒙不是飘然遐举、隐居于湖山风 月吗?嫉邪愤世的“五噫客”梁鸿 最后不也是超脱尘世,与妻子同隐吴 中了吗?功高如范蠡者,尚且遁入五 湖,何况“我”这“侣鱼虾而友麋鹿” 之人呢!

沉思今古,富贵豪华都如一梦, 帝王将相皆似过眼烟云,越苑吴宫、 王侯第宅都成“枯菀”(通“苑”)、 “一般陈迹”,唯有“自去自来堂上 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依旧自由自在, 自得其乐。“百年枯菀”是纪实,指 新居所在地的吴小城遗址。《西子妆 慢·吴小城》词序说: “吴小城白门, 阖闾所作。秦始皇时守宫吏烛燕窟, 失火烧宫,而门楼尚存,是知小城即 吴宫之禁门。” “归燕”、“闲鸥”, 是虚设的意象。故宫烧毁而宫燕犹 在,“归燕”借以反衬“枯菀”的颓 败荒凉和人世沧桑的变化,词意从刘 禹锡《乌衣巷》诗“旧时王谢堂前 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脱胎而来。 “闲鸥”,象征自由自在无荣辱羁 绊。在历史的沉思中,词人意识到人 生最好是象闲鸥一样与世无争,在 “幽僻”清闲的环境中求得心灵的平 静,故叹“枯菀”而羡“闲鸥”的游 戏沧波。“今非昔”的身世之恨既在 沉思中得到解脱,于是期待来春水 涨,乘兴与渔翁一起泛舟出游,象陶 渊明那样“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归去来兮辞》) 以自适。“渔 榔”,渔人驱鱼的用具。柳永《夜半 乐》词“残日下,渔人鸣榔归去”即 此用法。结句构思衍自杜甫《卜居》 的尾联: “车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 阴上小舟。”杜甫草堂位于溪头,门 可泊船。词人新居亦临水,“一雨漂 花可到门”,故联想及之。结句既写 出主体的雅兴,又点明新居环境,与 上片“依约似,浣花门径”相呼应。

词的结构浑成,上阕着重写新居 形胜,兼含人生感慨,笔法有虚有 实; 下阕侧重抒发人生感受,而暗写 新居环境,用笔有明有暗。中国封建 时代的知识分子,在仕途不利,人生 失意后,往往会丧失进取、拚搏的勇 气,而遁入恬静闲逸的山水林泉,以 保持个体人格的完善,求得心理的平 衡。本词即反映出这种心态。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