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谒金门》 - 吕胜己

2024-01-09 可可诗词网-中华宋词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鉴赏《谒金门·吕胜己》生查子杨无咎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翠袖怯天寒,修竹萧萧晚。此意有谁知?恨与孤鸿远。小立背西风,又是重门掩。

歌罢奏。敛步拂开罗袖。宾扇轻摇香汗透。软香沾素手。  小立偎人良久。一寸娇波横溜。心事未言眉已皱。无端催劝酒

①敛步,收住脚步,不再往前走。  ②软香,温柔、芳香。  ③小立,暂时立住。④娇波,妩媚可爱的目光。  ⑤无端,没来由、无缘无故。

这首词描写一位年轻女子歌奏结束之后的情态和绵绵的情思,甚为新颖别致。

上片真切细腻地描画出美女演奏歌唱完毕之后婀娜娇美的神情举止。“敛步拂开罗袖。宾扇轻摇香汗透”间接写出了女子歌奏的入情和时间之长。温柔、芳香、纤纤洁白的素手,浸润乐颠颠香汗,这时才收住脚步,慢慢舒展罗袖,轻摇梅花玉扇,美丽的丰姿更为楚楚动人。

下片写女子与情人偎依时的情形,重在揭示她烦恼不尽的心事。“小立偎人良久”是说一对情人暂时立住脚步,依偎良久,可谓情意绵绵,难舍难分。女子“一寸娇波横溜”越发显得娇羞妩媚。好景不长在,美事不长流,情人终究要离她远去,没能表白依恋的心事,只有眉黛紧蹙,无言相对,“此时无声胜有声”,只好“无端催劝酒”,默默对饮别情人。

本词最突出的特色是炼字,“拂开”“轻摇”“沾”“偎”“横溜”“皱”等动词的使用,生动、细腻地刻画出了女子矜持、妖娆、娇媚和无奈的形象。

●吕胜己(约1173在世),字季克,建阳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末前后在世。从张栻、朱熹讲学。工汉隶。历卒江州,知杭州,官至朝请大夫。自号渭川居士。

代表词作:《如梦令·花上娇莺哑咤》《鹊桥仙·银花千里》《清平乐·灵心暗属》《沁园春·月晃西窗》《菩萨蛮·遥山几叠天边碧》《南乡子·纵棹越溪船》《木兰花慢·无言凭燕几》《满江红·忆惜西来》《柳梢青·叶下云行》等。

●谒金门,参见第236页相关介绍。

●“小立”的诗句:宋代杨万里《雪后晚晴赋绝句》:“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明代袁宏道《赴栖霞》诗:“舟迂迷去处,小立问渔翁。”清代郑燮《贺新郎·落花》词:“小立梅花下,问今年暖风未破,如何开也?”

以传统的怨情为题材,描写女子的柔弱妩媚情态,抒发她们的相思哀怨之情,表现出一种凄清怅惘的风格,这在文学史上比比皆是。



生查子

杨无咎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翠袖怯天寒,修竹萧萧晚。

此意有谁知?恨与孤鸿远。小立背西风,又是重门掩。



这首词写的是深秋时节,闺中少妇思念远方心上人,怨恨交织的情形。

词作开首词人把时间安排在深秋时节,直陈闺中少妇因秋来而“愁更深”。紧接次句词人没有继续写这位女子愁深的程度,转而刻画她的外形:“黛拂双蛾浅”。这句是说女主人公因孤寂,心绪不好,无心刻意修饰自己的面庞,从而把上句所言的“愁”的内涵具体化和明朗化了。“翠袖怯天寒,修竹萧萧晚”二句,是化用杜甫《佳人》中的诗句:“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翠袖”句是写女主人公不仅无心去刻意妆饰打扮自己,甚至对天气变化也不甚觉察,依旧夏装着身,而只有到了“天寒”,身体受不住了,才感觉到。一个“怯”字,表明女主人公的衣单体弱,更有起到暗示她孤寂可怜的特点。上片结句“修竹萧萧晚”,看似词人是要以景作结,写女主人公住处周围的环境,实则借此进一步暗示女主人公愁苦孤独的形象。深秋薄暮,几株修竹在秋风中瑟瑟摇动。单薄、孤寂,这不就是女主人公形象的写照吗?

下片词作增加抒情分量。“此意有谁知,恨与孤鸿远”由怨转恨,可知女主人公过此孤寂生活非止一日。“孤鸿”在此有较丰富的含义,它不仅象征女主人公如失群的孤鸿,而且也表示她多么希望鸿雁能捎上自己的怨与恨,给远在天涯的心上人。此外,这句也暗示这位女主人公一直是伫立窗口,目送飞鸿远去。“小立背西风,又是重门掩”二句是说,女主人公在萧瑟的秋风中独自伫立,目送孤鸿消失,寂寞无聊的一天又过去了,她怅然回到闺中,掩上门扉,周而复始地让孤寂与凄凉笼罩着自己。这里的“又”字,看似平易,实是蕴含了女主人公的无数辛酸泪。

本词最大的特点是情景互相烘托、渲染,运用秋、黛、天寒、修竹萧萧、孤鸿、西风意象鲜明的词语刻画出了女主人公孤寂幽怨愁苦的形象。

宾扇轻摇香汗透。

心事未言眉已皱。

翠袖怯天寒,修竹萧萧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