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永遇乐》 - 辛弃疾

2022-09-15 可可诗词网-中华宋词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鉴赏《永遇乐·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①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晋蔡谟筑楼北固山上,称北固亭。面临长江。  ②孙仲谋,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帝,曾一度建都京口。  ③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小字。刘裕生于京口,建国后曾北伐,并收复过长安、洛阳。  ④廉颇,战国时赵国名将。

这首词是《稼轩词》中最优秀的爱国篇章之一,全篇苍劲沉郁,豪壮中有悲凉,读来令人回肠荡气。

上片即景抒情,由眼前之物联想到两位著名的历史人物,即孙权与刘裕,并对他们的业绩表示无限的向往和怀念。作者寻上北固亭,第一个怀念的古代人物就是孙权,不仅因他是三国时吴国的君主,更由于他以弱胜强,以少胜多,拒强敌于国门之外,这点是作者所钦佩的,故直赞“英雄”。“斜阳草树”六句是怀念刘裕的威赫战功。回想当年,刘裕曾率领兵强马壮的大军,威势如猛虎一般,将盘踞中原的敌人一下子赶回北方。作者热烈地歌颂了古代英雄,隐约地表达了自己抗敌救国的抱负。

下片借古讽今,表明自己对国事的关心。辛弃疾站在北固亭上,回忆43年前率兵南归时如火如荼的战斗场面。“四十三年”战斗场景的插入,很有深意,让作者回想起当年自己满腔爱国热血,在极艰危的情况下血战南归的场面。可是43年过去了,一切依旧。北望扬州瓜步山上佛俚祠下当地居民祭神,庙里香烟缭绕,乌鸦争食,祭鼓频敲,但那里已归敌人占领,表现了已非我有的感慨。最后作者用廉颇故事作结,也正表达了自己“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情怀。

本词在创作方法上与前人明显的不同之处就是多用典故,但多而不滥,与主题紧密相联,这样不仅没有增加庸赘感,反而加强了作品的说服力、感染力。总之,全词通过怀古,将多种感受都委婉地抒发出来。

●永遇乐,词牌名,此调又名消息。上下阕,104字,有平韵、仄韵两体。平韵体始见于柳永《乐章集》,仄韵体则是南宋陈允平所创制。

●本词作于宁宗开禧元年(1205),时作者任镇江知府,已66岁。当时宰相韩胄准备北伐,作者一方面坚决主张抗金,同时又担心主事者轻敌冒进而致败,对当权者不能真正理解他、重用他表示愤慨。

辛弃疾的词,气势磅礴,充满了鼓舞人心的壮志豪情。下面这首词亦是如此。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首词回顾了自己当年在山东和耿京一起领导义军抗击金兵的情形,描绘了义军雄壮的军容和英勇战斗的场面,也表现了作者不能实现收复中原的理想的悲愤心情。

上片描写阵容的阔大场面。开头两句写他喝酒之后,拨亮灯火,拔出身上佩戴的宝剑,仔细地抚视着。“梦回”一语,在时间上是跳接的,已由醉里写到了梦醒时分:从睡梦中醒来的时候,还听到军营里接连响起号角声。以下是描述梦境,从吃肉和奏乐两方面,表现热烈豪迈的军营生活,气势酣畅磅礴。

下片紧接上文描写战事。前两句写义军在作战时,奔驰向前,英勇杀敌;弓弦发出霹雳般的响声。“了却君王天下事”,指完成恢复中原的大业。“赢得生前身后名”一句表明作者这一生要为抗金复国建立功业。这表现了作者奋发有为的积极思想。最后一句“可怜白发生”,却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两首词一首是歌颂古代英雄,一首是回顾自己的战斗经历,虽气势恢宏,但都反映出自己报国无门的无限悲哀。

剑是豪气的灵魂,是千古文人的英雄梦想。剑的意象似深情的符号早已镌刻在我们灵魂的深处。屈原的自画像是“带长铗之陆离兮”,司马迁是侠之大者,在煌煌巨制《史记》中他大书游侠情怀,李白十五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曹植用“白马少年”状写自己深深埋藏的英雄梦。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更是“看”出一个跃马横戈于疆场的英雄。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沙场秋点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