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恶者,赏罚之本

明王之所贵,惟爵其实,爵其实而荣显之。不荣,则民不急列位;不显,则民不事爵;爵易得也,则民不贵上爵;列爵禄赏不道其门,则民不以死争位矣。人君而有好恶,故民可治也。人君不可以不审好恶。好恶者,赏罚之本也。夫人情好爵禄而恶刑罚,人君设二者以御民之志,而立所...

爵禄之所道,存亡之机

人君之出爵禄也,道明。道明则国日强,道幽则国日削。故爵禄之所道,存亡之机也。夫削国亡主非无爵禄也,其所道过也。(《商君书·错法》) 【注释】 出:发出,指分发,颁发。道:遵行,遵循,实行。明:公开,公正。幽:暗。机:关键。 【译文】 君主奖赏爵位和俸禄,要遵循...

民弱国强,民强国弱

政作民之所恶,民弱;政作民之所乐,民强。民弱国强,民强国弱。故民之所乐民强,民强而强之,兵重弱。民之所乐民强,民强而弱之,兵重强。(《商君书·弱民》) 【译文】 用政治措施建立民众所憎恶的东西,民众的力量就削弱了;用政治措施建立民众所喜欢的东西,民众的力...

治大国小,治小国大

法枉治乱,任善言多。治众国乱,言多兵弱。法明治省,任力言息。治省国治,言息兵强。故治大国小,治小国大。(《商君书·弱民》) 【注释】 法枉:指治国之道在采用法治的同时杂有儒术。枉:邪曲不正。任力:任用力量,指采取强硬措施。 【译文】 法度不正,治国措施必然...

民有私荣,则贱位卑官

民,辱则贵爵,弱则尊官,贫则重赏。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故战事兵用曰强。民有私荣,则贱列卑官;富则轻赏。(《商君书·弱民》) 【注释】 乐用:乐于出力。民有私荣:指道德品行好的个人在民间享有的威望和荣誉。列:爵位。 【译文】 对于民众来说,地位...

以其所难,胜其所易

圣人非能以世之所易胜其所难也;必以其所难胜其所易。故民愚,则知可以胜之;世知,则力可以胜之。臣愚,则易力而难巧;世巧,则易知而难力。(《商君书·算地》) 【注释】 知:三处“知”均通“智”。臣愚:当作“民愚”,因形似而误。 【译文】 圣人不会用世上人们容易...

用善则民亲其亲,任奸则民亲其制

用善则民亲其亲,任奸则民亲其制。合而复者善也,别而规者奸也。章善则过匿,任奸则罪诛。过匿则民胜法,罪诛则法胜民。民胜法,国乱;法胜民,兵强。故曰:以良民治,必乱至削;以奸民治,必治至强。(《商君书·说民》) 【注释】 善:指按照儒家所谓的道义,顾全私人的情...

民胜其政,国弱;政胜其民,兵强

辩慧,乱之赞也。礼乐,淫佚之徵也。慈仁,过之母也。任举,奸之鼠也。乱有赞则行,淫佚有征则用,过有母则生,奸有鼠则不止。八者有群,民胜其政。国无八者,政胜其民。民胜其政,国弱。政胜其民,兵强。(《商君书·说民》) 【注释】 赞:赞助。淫:荒淫。佚:通“逸”,安...

重富者强,重贫者弱

国富而贫治,曰重富,重富者强。国贫而富治,曰重贫,重贫者弱。(《商君书·去强》) 【注释】 贫治:即以治理贫国的方法来治理富国,指注重节俭,使民众努力农作。重(chóng)富:更加富有。富治:指崇尚奢侈。 【译文】 国家富有,却当做穷国来治理,这叫做富上加富。富...

仓廪虽满,不偷于农

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国大民众,不淫于言,则民朴壹。民朴壹,则官爵不可巧而取也。不可巧取,则奸不生。奸不生,则主不惑。(《商君书·农战》) 【注释】 仓廪(lǐn):贮藏米谷的仓库。偷:忽视,放松。淫:放任。朴壹:朴实专一。 【译文】 善于治国的人,即使粮...

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

善治者,刑不善而不赏善,故不刑而民善。不刑而民善,刑重也。刑重者,民不敢犯。故无刑也,而民莫敢为非,是一国皆善也。故不赏善而民善。赏善之不可也,犹赏不盗。(《商君书·画策》) 【译文】 善于治国的人,只惩罚不守法的人,而不奖赏守法的好人,这样,不需要动用...

民之见战,如饿狼之见肉

圣王见王之致于兵也,故举国而责之于兵。入其国,观其治,兵用者强。奚以知民之见用者也?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则民用矣。凡战者,民之所恶也。能使民乐战者王。强国之民,父遗其子,兄遗其弟,妻遗其夫,皆曰:“不得,无返!”又曰:“失法离令,若死,我死。乡治之。...

一臣专君,群臣皆蔽

夫一妇擅夫,众妇皆乱;一臣专君,群臣皆蔽。故妒妻不难破家也,而群臣不难破国也。是以明君使其臣,并进辐凑,莫得专君焉。今人君之所以高为城郭而谨门闾之闭者,为寇戒盗贼之至也。今夫弒君而取国者,非必逾城郭之险而犯门闾之闭也。蔽君之明,塞君之聪,夺之政而专其...

官不私亲,法不遗爱

为人君者不多听,据法倚数以观得失。无法之言,不听于耳;无法之劳,不图于功;无劳之亲,不任于官。官不私亲,法不遗爱,上下无事,唯法所在。(《慎子·君臣》) 【注释】 数:礼数,仪节,指规定。 【译文】 做国君的人用不着多听别人的什么建议,根据法律和规定就可以观...

事断于法

君人者,舍法而以身治,则诛赏予夺,从君心出矣。然则受赏者虽当,望多无穷;受罚者虽当,望轻无已。君舍法,而以心裁轻重,则同功殊赏,同罪殊罚矣,怨之所由生也。是以分马者之用策,分田者之用钩,非以钩策为过于人智也。所以去私塞怨也。故曰:大君任法而弗躬,则事断于...

位不两立

立天子者,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者,不使大夫疑焉;立正妻者,不使嬖妾疑焉;立嫡子者,不使庶孽疑焉。疑则动,两则争,杂则相伤,害在有与,不在独也。故臣有两位者国必乱,臣两位而国不乱者,君在也,恃君而不乱矣,失君必乱;子有两位者家必乱,子两位而家不乱者,父在也,恃...

用人之自为,不用人之为我

天道因则大,化则细。因也者,因人之情也。人莫不自为也,化而使之为我,则莫可得而用矣。是故先王见不受禄者不臣,禄不厚者,不与入难。人不得其所以自为也,则上不取用焉。故用人之自为,不用人之为我,则莫不可得而用矣。此之谓因。(《慎子·因循》) 【注释】 入难:...

君臣之道

君臣之道,臣事事而君无事,君逸乐而臣任劳。臣尽智力以善其事,而君无与焉,仰成而已。故事无不治,治之正道然也。人君自任,而务为善以先下,则是代下负任蒙劳也,臣反逸矣。故曰:君人者,好为善以先下,则下不敢与君争为善以先君矣,有过,则臣反责君,逆乱之道也。(《...

下之所能,上之所用

民杂处而各有所能,所能者不同,此民之情也。大君者,太上也,兼畜下者也。下之所能不同,而皆上之用也。是以大君因民之能为资,尽包而畜之,无能去取焉。是故不设一方以求于人,故所求者无不足也。大君不择其下,故足。不择其下,则易为下矣。易为下则莫不容,莫不容故...

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

古者立天子而贵之者,非以利一人也。……立天子以为天下,非立天下以为天子也;立国君以为国,非立国以为君也;立官长以为官,非立官以为长也。法虽不善,犹愈于无法,所以一人心也。(《慎子·威德》) 【注释】 愈:胜过,超过。 【译文】 古代设立天子并给以尊贵的地位...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