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学以成其器

君子学以成其器 ① ,不求闻于人也。然当其得时用世,则铿 ② 天地,震万物,虽欲 ③ 喑其道,伏 ④ 其响,可得哉?(《杂说赠珏钟山》) 注释 ①器:才干。②铿:撞击。③喑:默不作声。④伏:埋伏、掩盖。 译文 君子学习是为了成就自己的才智,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名...

上学以神听之

上学以神听之,中学以心听之,下学以耳听之。(《法苑珠林》) 译文 最会学习的人,用精神去听讲;中等会学习的人,用心去听讲;最不会学习的人,用耳朵去听讲。 感悟 学习并没有一定的方法和套路。但是,学习要深入理解知识的精髓,无疑是一个基本的目标。达到这一目标...

看古人语录

凡看古人语录文字,不可专就一问一答、一拈 ① 一颂、机锋峻利、语妙言奇处,以爽 ② 我心目,资 ③ 我谈柄。须穷究 ④ 他因何到此大彻大悟 ⑤ 田地,其中自叙下手功夫,刻苦用心处,遵而行之,所谓何不依他样子修也。(《莲池大师语录》) 注释 ①拈:用手取物,此处用...

贵精不贵多

看教 ① 贵精不贵多。一部中精研妙义,彻骨彻髓,自然旁通众典,势如破竹。(《灵峰宗论·答印生四问》) 注释 ①教:此处指佛家教义。 译文 研读教义、经卷,贵在读得精,而不在读得多。对一部书中的教义能够作出精妙的解释和阐述,十分彻底地理解和掌握它的义理,自然...

先博学而后绝学

先博学而后绝学 ① ,先积渐而后顿成。博,谓广看经、论,其中见简妙之理,一句足矣。如披 ② 沙拣金,自多中得少,罗 ③ 之获鸟,止在一目 ④ ,然须以众目成罗。人之念念相续,熏修淘炼加其定力,唯最后一念之悟,豁然得其本心。如以斧伐木,最后一斧乃倒。然多斧积功,...

学问胜珍珠

黄金未是宝,学问胜珍珠;丈夫无会艺,虚沾一世人。(王梵志《黄金未是宝》) 译文 黄金未必就是宝,学问比珍珠还要珍贵。大丈夫如果没有一技之长,那就是在世间枉为一生。 感悟 知识就是力量。这种无形的力量,在价值上永远胜于有形的财富。...

磨大石喻

如有人,磨一大石,勤加功力。经历日月,作小戏牛。用功既重,所期甚轻。世间之人,亦复如是。磨大石者,喻于学问,精勤劳苦。作小牛者,喻于名闻,互相是非。夫为学者研思精微 ① ,博通多识。宜 ② 应履行 ③ ,远 ④ 求胜 ⑤ 果。方求名誉,憍慢 ⑥ 贡高 ⑦ ,增长过患...

经一事,长一智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续传灯录》卷二) 译文 没有经历过某个方面的事情,就没有这个方面的经验。 感悟 人每经历一次事情,积累了一次经验,下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会处理得比较好。知道了失败的原因,下次就会防患于未然,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但是,人不能总是指望经...

贼亦有“智”

贼是小人,智过君子。(《景德传灯录·伪山灵祜禅师》) 译文 小偷是小人,但他的智力超过君子。 感悟 人的智力不一定和人的道德修养是一致的,小人也可能具有优越的智力。因此君子要战胜小人,就需要不断增强自己的智力。猎人说得好:“要想战胜狐狸,就要比狐狸更狡...

智慧似火

积草等须弥山 ① ,只有一星火;业障 ② 如草,智慧似火。(《大珠禅师语录》) 注释 ①须弥:古印度传说中的山名,又称“妙高山”,佛教以它为世界的中心,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都环绕此山回旋出没。②业障:“业”指身、口、意三方面的行为。这三方面不好的行为即恶业,如...

智者心行

迷 ① 人口念,智者心行 ② 。(《坛经》) 注释 ①迷:迷乱、分辨不清。②行:行动。 译文 痴迷愚昧的人只会在口头上念诵经文,有智慧的人则是在心里用佛经指导自己的行动。 感悟 念书时如果仅仅用“口”,那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需识字就可以了。但是要真正理解书...

智弥昧,照愈明

智弥 ① 昧 ② ,照愈明;神弥静,应 ③ 愈动。(《般若无知论》) 注释 ①弥:越、更加。②昧:隐藏、遮盖。③应:对应、适应。 译文 智慧隐藏得越深,它所照耀的地方就越明亮;精神上越是安静,应对事物就越能发挥作用。 感悟 人的智慧应该深沉而不浅薄,人的精神应该宁...

下下人有上上智

下下人有上上智。(《坛经》) 译文 地位非常低下的人会有非常高的智慧。 感悟 “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人的生命价值真正的“贵”与“贱”在于他们的行为,行善者尊贵,作恶者卑贱。而人们的行为又是由思想品德决定的,所以我们可以不在乎社会地位方面的“...

小水长流能穿石

汝等当勤精进 ① ,譬如小水长流,则能穿石。(《遗教经》卷一) 注释 ①勤精进:“勤”即勤奋,“精进”即不懈怠地努力、上进。 译文 你们应当勤奋不懈地努力,好比细小的水流,只要不断地流淌,最终就能够穿透石头。 感悟 心血的付出,如同涓滴成河,天长日久不间断,便...

见博则不迷

见博则不迷 ① ,听聪 ② 则不惑。(《玄明集》) 注释 ①迷:分辨不清,失去了判断能力。②聪:灵敏。 译文 见多识广就不会失去辨别能力,视听灵敏就不会被迷惑。 感悟 “见博”就是见多识广,思维开阔;“听聪”就是感觉敏锐,善于观察。将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我们面对...

人之无闻

人之无闻,老如特 ① 牛,但长肌肥,无有智慧。不知三世事,亦寡法财宝,饱腹恣欲心,人形畜无别。(《四十华严》卷十二) 注释 ①特:一头牲口。 译文 人如果不多有见闻,就会愚钝得像头老牛,虽然有强壮的身体,但没有智慧。不懂得世界上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人和事,也没...

如触鼻羊

今时学者总不识法,犹如触鼻羊,逢着物安在口里。(《临济录》) 译文 如今人们学习总是不得法,好比不能辨物的羊,只要是触到鼻子的东西都吃进口里。 感悟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学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知识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

应察真伪

一切奸猾谄 ① 伪诈惑,外状似直,内怀奸私,是故智者应察 ② 真伪。(《法苑珠林》) 注释 ①谄:巴结、奉承。②察:考察、明察。 译文 所有那些奸猾、谄媚、伪善、欺诈、迷惑别人的人,往往外表看起来直率,而内心却怀着奸诈和自私,所以,有智慧的人应当善于明察真伪...

尽法无民

尽法 ① 无民。(《神僧传》卷十七) 注释 ①尽法:“...

见一事见一切事

见 ① 一事,见一切事;见一心,见一切心;见一道,见一切道,一切处无不是道;见一尘 ② ,十方 ③ 世界、山河大地皆然;见一滴水,即见十方世界、一切性水。(《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 注释 ①见:看见、知道。②尘:尘土。③十方:东南西北“四方”加上东北、东南、西北...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