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不得,大人无己 ① (《庄子·秋水》) 【注释】 ①大人:同“至人”,指得道的人。 【译文】 道德最高尚的人不再外求有所得,道德最完备的人得道忘我。 【感悟】 有道有德的人,视人与物为一、视人与己为一,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我们的都是道的,哪还有...
可以生而生,天福也;可以死而死,天福也。可以生而不生,天罚也;可以死而不死,天罚也 ① ……然而生生死死,非物非我,皆命也 ② ……不知所以然而然,命也 ③ 。(《列子·力命》) 【注释】 ①福:祝福,保佑。罚:惩罚。③然:那样,如此。 【译文】 想活着就活着,这是...
宋阳里华子中年病忘,朝取而夕忘,夕与而朝忘;在途则忘行,在室则忘坐;今不识先,后不识今 ① 。 (儒生治之)华子既悟,乃大怒,黜妻罚子,操戈逐儒生。宋人执而问其以 ② 。华子曰:“向吾忘也,荡荡然不觉天地之有无。今顿识既往,数十年来存亡、得失、哀乐、好恶,扰扰...
林类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行 ① …… 子贡曰:“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林类笑曰:“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少不勤行,长不竞时,故能寿若此。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 ② 子贡...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① 。(《庄子·天下》) 【注释】 ①精神:精气、神明。傲倪(ní):轻视,蔑视。 【译文】 只有庄子他同于大道、在精神上与神明自由往来,而不蔑视万物;不涉足人间的是非,而与世俗之人和平相处。 【感悟】 这...
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① 。(《庄子·列御寇》) 【注释】 ①无能者:不巧不智的无为者,得道者。泛:原文为汎(fàn)。虚:无,无巧无智、无劳无忧,是思想自由、精神逍遥的前提。 【译文】 心灵手巧的人多劳累、智慧多...
势为天子,而不以贵骄人;富有天下,而不以财戏人 ① 。(《庄子·盗跖》) 【注释】 ①戏:戏弄。 【译文】 权势无上的天子,不以尊贵傲视人;富甲天下的财主,不以财富戏弄人。 【感悟】 富人要赢得尊重,除了要有慈悲之心,还要有对财富的敬畏之心即懂得尊重财富。因...
无耻者富,多信者显。夫名利之大者,几在无耻而信 ① ……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行之美恶 ② 。(《庄子·盗跖(zhí)》) 【注释】 ①多信:夸夸其谈、善于夸耀而多得信任。显:显名,显要。几:近,差不多。②美恶(è):美丑。 【译文】 无...
中山公子牟谓瞻子曰:“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 ① 瞻子曰:“重生。重生则利轻。” ② (《庄子·让王》) 【注释】 ①中山公子牟:战国时魏国公子牟,因封于中山,故名。瞻子:名何,道家人物。魏阙:巍然高大的宫门,指宫廷。②利轻:轻利,看轻身外利益。...
唯至人乃能游于世而不僻,顺人而不失己 ① 。(《庄子·外物》) 【注释】 ①僻(pì):怪僻,性情古怪。失已:丧失自我。 【译文】 只有至人才能够做到随俗而不怪僻,顺应人世而不丧失自我。 【感悟】 因为至人、达人已经做到了忘记小我而同于大道,因而他们为人处事...
钱财不积则贪者忧,权势不尤则夸者悲,势物之徒乐变 ① ……驰其形性,潜之万物,终身不返,悲夫 ② ! (《庄子·徐无鬼》) 【注释】 ①尤:出众。夸者:喜欢自大、虚夸的人。势物:权势、财物、权利。乐变:乐于变化。②驰:驰骋、放纵。形性:身心。潜之:潜于,沉溺于。...
君子不以所以养害其所养 ① 。(《列子·说符》) 【注释】 ①所以养:用来养活(身心)的东西,如衣食钱财等身外之物。所养:被养的对象,指身心。 【译文】 君子不用本来是用于养活身心的身外之物来伤害身心。 【感悟】 吃饭吃出了毛病,挣钱累坏了身体,为名牺牲了性...
投隙抵时,应事无方,属乎智。智苟不足,使若博如孔丘,术如吕尚,焉往而不穷哉 ① ?(《列子·说符》) 【注释】 ①隙:空隙。时:时机。吕尚:姜太公,精于兵法。 【译文】 钻好空子,抓住时机,随机应变,这些都属于智巧。智巧不足的话,即使你博学如孔夫子、计谋如姜太公...
持后而处先 ① 。(《列子·说符》) 【注释】 ①持后:保持谦虚,身居后位。 【译文】 不争而得,后来居上。 【感悟】 “持后”而“处先”,能够不争而得,这是一种人生智慧。...
杨朱曰:“丰屋、美服、厚味、姣色,有此四者,何求于外?有此而求外者,无厌之性。无厌之性,阴阳之蠹也。” ① (《列子·杨朱》) 【注释】 ①姣(jiāo):貌美。外:另外的,别的。蠹(dù):蛀蚀器物的虫子。 【译文】 杨朱说:“高大的房屋、华丽的服饰、可口的美味、...
杨朱曰:“生民之不得休息,为四事故:一为寿,二为名,三为位,四为货。有此四者,畏鬼、畏人、畏威、畏刑:此谓之遁民也。” ① (《列子·杨朱》) 【注释】 ①民:人。遁(dùn):隐藏,逃避,这里指逆性。 【译文】 杨朱说:“令人们不得安宁的,因为以下四件事的缘故:长...
孟孙阳问杨朱曰:“有人于此,贵生爱身,以祈不死,可乎?”曰:“理无不死。” ① 。“以祈久生,可乎?”曰:“理无久生。生非贵之所能存,身非爱之所能厚。且久生奚为? 五情好恶,古犹今也;四体安危,古犹今也;世事苦乐;古犹今也;变易治乱,古犹今也。既闻之矣,既见之矣...
万物齐生齐死,齐贤齐愚,齐贵齐贱 ① 。十年亦死,百年亦死。仁圣亦死,凶愚亦死。生则尧、舜,死则腐骨;生则桀、纣,死则腐骨。腐骨一矣,孰知其异 ② ?且趣当生,奚遑死后 ③ ?(《列子·杨朱》) 【注释】 ①齐:齐同,相等。②亦:也是。腐骨:腐朽的臭骨头。③遑(huá...
太古之人知生之暂来,知死之暂往。故从心而动,不违自然所好;当身之娱非所去也,故不为名所劝。从性而游,不逆万物所好;死后之名非所取也,故不为刑所及 ① 。名誉先后,非所量也 ② 。(《列子·杨朱》) 【注释】 ①太古:远古。从:任从,通“纵”。劝:劝诱。誉:颂扬,...
人之生也,奚为哉? 奚乐哉 ① ? (《列子·杨朱》) 【注释】 ①奚为、奚乐:为奚、乐奚,干什么、乐什么。 【译文】 人活着,干什么啊? 有什么快乐啊? 《列子》借道家人物杨朱之口,提出了人生的价值、意义和人生的质量问题。 人的一生中能有多少快乐的时光呢? 杨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