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之厚,害生

出生人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 以其生生之厚 ① 。(《老子》·五十) 【注释】 ①徒:类。动:为,妄为。死地:危险、死亡的境地。生生之厚:过度地奉养生命。 【译文】 出世为生、入地为死。属于自然长寿一类的,...

凡养生,莫若知本去害

大甘、大酸、大苦、大辛、大咸,五者充形则生害矣。大喜、大怒、大忧、大恐、大哀,五者接神则生害矣。大寒、大热、大燥、大湿、大风、大霖、大雾,七者动精则生害矣。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 ① 。(《吕氏春秋·尽数》) 【注释】 ①大:太,过。辛:辣...

早啬,则精不竭

早啬,则精不竭 ① 。(《吕氏春秋·情欲》) 【注释】 ①啬(sè):爱惜,节制。 【译文】 提前有所节欲,精神就不会过早地衰竭。 【感悟】 万恶淫为首。淫的本意就是过度、透支。 “早啬”不仅是养生的原则,还应该成为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原则。...

圣人制万物,以全其天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万物彰彰,以害一生,生无不伤;以便一生,生无不长。故圣人之制万物也,以全其无也 ① 。(《吕氏春秋·本生》) 【注释】 ①招:靶子的中心。彰彰(zhāng):显得很多。原文为“章章”。天:自然天性。 【译文】 万人操弓同射一个靶子,靶子...

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

圣人之于声色滋味也,利于性则取之,害于性则舍之,此全性之道也 ① 。(《吕氏春秋·本生》) 【注释】 ①声色滋味:音乐、美女、饮食等。性:性情,生命。 【译文】 得道的圣人对于音乐、美女、饮食等身外之物,是对性情、生命有益的就要,对性情,生命有害的就不要,这...

物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

夫水之性清,土者搰之,故不得清。人之性寿,物者搰之,故不得寿。物也者,所以养性也,非所以性养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 ① 。(《吕氏春秋·本生》) 【注释】 ①搰(hú):搅浑,扰乱,原文为“抇”。 【译文】 水的本性是清澈的,土在其中把它搅浑...

忧苦,犯性者也

忧苦,犯性者也;逸乐,顺性者也 ① 。(《列子·杨朱》) 【注释】 ①犯:侵犯,这里指违反。顺:顺达,符合。 【译文】 忧愁悲苦,是违反人的自然本性的;安逸快乐,是符合人的自然本性的。 【感悟】 人生应该顺性、率性、乐观、自然;要有风有水地活着,而不是有风有雨地...

善乐生者不窭,善逸身者不殖

杨朱曰:“原宪窭于鲁,子贡殖于卫。原宪之窭损生,于贡之殖累身。”“然则窭亦不可,殖亦不可,其可焉在?”曰:“可在乐生,可在逸身。故善乐生者不窭,善逸身者不殖” ② 。(《列子·杨朱》) 【注释】 ①原宪:字子思,孔子的学生。窭(jù):贫穷。子贡:也是孔子的学生...

役夫夜夜梦为国君

(有一老者,昼为苦役而夜梦为国君。有人慰其苦)役夫曰:“人生百年,昼夜各分。吾昼为俘虏,苦则苦矣;夜为人君,其乐无比。何所怨哉?” ① (《列子·周穆王) 【注释】 ①各分:各半。俘虏(lǔ):雇工老役夫的自我贱称。 【译文】 (有一位老役夫,白天受雇替人做苦工,...

昼想夜梦,神形所遇

子列子曰:“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故昼想夜梦,神形所遇。故神凝者想梦自消。” ① (《列子·周穆王》) 【注释】 ①神、形:是中国古代一对哲学范畴,指精神与形体;有神论者认为,人死后形灭而神不灭,神可传递,神与形如火与薪。 【译文】 列子说:“精神接触到了什么...

法天贵真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 ① ……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碌碌而受变于俗 ② 。(《庄子·渔父》) 【注释】 ①真:自然、真诚。②法天:效法自然。 【译文...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得志于天下矣 ① 。(《老子·三十一》) 【注释】 ①兵:兵器。器:器物,东西。美:自以为是,得意洋洋。乐杀人:以杀人为乐。 【译文】 兵器是不祥的东西,不是君子...

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 ① 。(《老子·三十》) 【注释】 ①还(huán):还报,回报。 【译文】 以道辅助国君的人,不以兵力(武装)逞强天下。以兵力逞强天下的一定有回报:军队所到过的地方,就长满了荆棘;战争...

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① 。(《老子·二十九》) 【注释】 ①泰:太,过度。 【译文】 得道的圣人治世,(顺性自然、因势利导)远离极端的、奢侈的、过度的行政。 【感悟】 苛行、暴政、酷法,得财利而失天下,逆自然而背大道,不可能长久。诚如《老子·二十三》章所言...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

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伪弃诈,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老子·十九》) 【译文】 杜绝了社会上的伪智和巧言,人民就能够得到百倍的好处;杜绝了社会上的虚伪和欺诈,人民就能够恢复到从前的父慈子孝;杜绝了巧技和货利,盗贼就没有了。 【感悟】 一个人为什么...

大道废,有仁义

大道废,有仁义;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① 。(《老子·十八》) 【注释】 ①六亲:父、子、夫、妻、兄、弟六种人伦关系。 【译文】 自然无为的大道废弛了,仁义的说教就产生了;父子夫妻兄弟之间不和睦,父慈子孝的伦理就产生了;国家动乱、国君昏聩,忠臣...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① 。(《老子·十三》) 【注释】 ①贵以身:以身为贵,就不会轻身以殉物。爱以身:以身为爱,就不会危身以掇(duō,拾取)患。若:乃。身:生命。 【译文】 能以贵身而轻物的态度为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能...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① 。(《老子·五》) 【注释】 ①刍(chú)狗:刍,喂牲口用的草;刍狗,指祭祀(jì sì)时用草扎成的草狗,用过就丢弃了。 【译文】 天地自然无为、无所谓仁爱,对待万物像草狗一样,任它们自生自灭、自然生长;得道的圣...

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①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智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② 。(《老子·三》) 【注释】 ①尚贤:崇尚贤能,并授予爵禄或予以名利。②是以:因此。...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① 。(《老子·二》) 【注释】 ①圣人:道家指得道的人,其意义与儒家的有所不同。 【译文】 得道的圣人以无为的态度处理世事,以无言的态度施行教化。(道自然无为)使万物各自自然成长...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