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选自《老子》三十六章。 固:暂且。 与:给予。 【赏析】 老子的思想充满辩证思维,很早就敏锐地认识到,事物不仅对立统一,而且具有向对立方面转化的普遍规律,老子说: “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意思是:将要废止它,一定先...
【注释】 选自《老子》三十三章。 智:智慧。 明:高明。 力:力量。 强:强大。 【赏析】 老子注重人的个人修养,他提出: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意思是:能认识别人的人是聪明的,能认识自己的人更高明。能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的...
【注释】 选自《老子》三十三章。 强行:即勤行的意思。 死而不亡;身没而道犹存。 【赏析】 老子对个人修养的要求,除了“知人”、“自知”、“胜人”、“自胜”外,还包括“知足”、“强行”、“不失其所”、“死而不亡”等标准。他说: “知足者富,强行者...
【注释】 选自《老子》二十四章。 自见:表现自己。 明:显露。 自是:自以为是。 彰:明。 自伐:夸耀自己。 自矜:自夸。 【赏析】 老子以朴素的辩证思维,谈得与失之间的关系。他说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意思是:自我表...
【注释】 选自《老子》二十二章。 曲:弯曲。 则:那就,才能。 全:保全。 枉:委曲。 直:伸直,伸张。汉帛书乙本作“正”。 洼:地低凹。 盈:平满。 敝:破旧。 【赏析】 老子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存在。他说: “曲则全...
【注释】 选自《老子》二十二章。 自见:表现自己。 自是:自以为是。 彰:清楚。 自伐:自我夸耀。 自矜:自夸。 长(cháng):进步。 【赏析】 老子用朴素的辩证思维,谈论对名利地位争与不争的问题。他说: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
【注释】 选自《老子》二章。 夫:语助词,无义。 居:居功。 是以:因此。 去:失去。 【赏析】 在功劳和成绩面前,有两种态度:一是洋洋得意,居功骄傲,目空一切;一是谦虚谨慎,内敛低调,反省不足。老子的观点是: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注释】 选自《老子》二章。 斯:这。 恶:丑。 已:同“矣”。 【赏析】 老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看到美与丑、善与恶相对立而存在,而对立的双方是一种相反相成的关系。他说: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意思是:如果天下的人都...
【注释】 选自《老子》二章。 相生:相互产生。 相成:相互形成。 相形:对照。 倾:倾斜。 音声:单一的声响为“声”,回声相和为“音”。 相和:相互应和。 相随:相互伴随而存在。 【赏析】 老子哲学中包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指出,万事万物都是一分...
【注释】 选自《老子》一章。 道:前一个“道”指大道,道的本体,名词。后一个“道”,称道、说道,动词。 常:永恒,普遍。 名:前一个“名”指大道的名称,名词。后一个“名”,命名、表达,动词。 【赏析】 老子开宗明义,强调语言文字难以完整地表达大...
【注释】 选自《墨子·非攻中》引古谚。 镜:鉴察。 【赏析】 墨子反对非正义战争,反对凭借武力侵占别国的土地、掠夺别国的财物。斥责攻城略地的战争是坏事,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最终还会害了自己。针对当时兵家攻战的思想,墨子以“非攻”进行驳斥。墨子...
【注释】 选自《墨子·兼爱中》。 若:像。 【赏析】 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之间经常互相征讨,家与家之间互相争斗,人与人之间互相残害,君臣之间相互不信任,父子之间相互不慈爱,兄弟之间相互不协调合作。墨子认为,这些不利于天下的危害,是因为互不爱...
【注释】 选自《墨子·兼爱上》。 兼:互相。 交:互相。 【赏析】 墨子认为,做儿子的不孝顺父亲,只爱惜自己,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父亲;做弟弟的不爱惜哥哥,只爱惜自己,就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哥哥;做臣下的不忠于君王,只爱惜自己,因此为了自己...
【注释】 选自《墨子·尚贤中》。 党:袒护。 偏:偏袒,偏爱。 嬖(bì):沉溺。 颜色:指女色。 【赏析】 墨子认为,古代英明的君主非常尊重贤能,重视人才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人才选用上,要出以公心,要求严格,有一套选贤任能的标准。墨子...
【注释】 选自《墨子·尚贤上》。 厚:宽厚。 寡:少。 薄:不厚道。 【赏析】 一个国家的君主和大臣们,都希望国家富强,政治清明。但是国家却没有富强而是贫穷,社会没有安定而是混乱,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执政者不重视人才,没有招纳贤士来治理国家。墨子说...
【注释】 选自《墨子·修身》。 务:力求。 智:有见解。 文:文采。 察:明察。 【赏析】 这是墨子对语言表达所持的观点。他说: “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 意思是:说话不求多而求有智慧,不求文采绚丽而求意思明确。 墨子认为,语言应...
【注释】 选自《墨子·所染》。 苍:青。 入:染料。 【赏析】 一次,墨子在染坊里看见染丝的人,联想到环境和周围人群对人的影响,十分感慨。他说: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意思是:在青色染料里,就染成青色;在黄色染料里,就染...
【注释】 选自《墨子·修身》。 务言:夸夸其谈。 缓行:行动很迟缓。 辩:能说会道。 听:信。 伐:夸耀。 图:达到目的,结果。 【赏析】 墨子认为,有德行的君子应该是善于说话而又不饶舌、出了力而又不邀功的人。这样的人能够名扬天下。反之,则什么也得...
【注释】 选自《墨子·亲士》。 涸(hé):干枯。 逝:水流。 埆(qiāoquè):土地瘠...
【注释】 选自《墨子·修身》。 廉:品行方正。 【赏析】 在谈到人的品德修养时,墨子认为,君子看到品行不好的人,或是看到被人家诽谤的人,就应该作为镜子,反省自身的过错。诬陷毁谤的话,不要听信;中伤别人的话,不要说出口;伤害人家的念头,不要存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