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考事以正其名,循名以求其实。 句意: 考察事实用来验证它的名称, 根据名称而探求事物。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
名言: 论成败者,固以人事为主。 句意: 谈论成功或失败, 本来就是以人事为主。 出处: 唐·刘知几《史通·杂说上》...
名言: 以铜为鉴, 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鉴, 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鉴, 可以明得失。 句意: 用铜作镜子, 可以使衣冠端正; 用历史作镜子, 可以懂得朝代兴盛的更替; 用人作镜子, 可以明白得失。 出处: 唐·魏征语, 见五代·后晋·刘昫《旧唐书·魏征传》...
名言: 阴阳之道, 一向一背; 天地之道, 一升一降。 注释: 向: 向着阳光的一面, 正面, 背: 背着阳光的一面, 反面。 句意: 阴阳的道理是一个正面一个反面, 天地的道理是一个上升一个下降。 出处: 唐· 王勃《八卦大演论》...
名言: 举一纲总目张,弛一机万事隳。 注释: 弛: 放松。机: 枢纽, 机要, 关键。隳: 毁坏。 句意: 把网上的总绳提起来众多的网眼就张开了; 关键的部位一放松许多事情就要毁坏。 出处: 隋·王通《中说》...
名言: 智不务多,务行其所知。 句意: 智虑不一定要太多, 但一定要实践他所掌握的。 出处: 唐·魏征《群书治要·体论》...
名言: 抽薪止沸,翦草除根。 注释: 翦: 同“剪”, 除去。 句意: 做事情要从根本上下手。 出处: 北朝·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
名言: 世人多蔽, 贵耳贱目, 重遥轻近。 注释: 蔽: 蒙蔽。 句意: 世人受蒙蔽的事很多, 相信耳朵听来的而不相信眼睛看到的, 重视遥远的而轻视近处的。 出处: 北朝·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
名言: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注释: 池: 护城河。 句意: 城门失了火, 祸害及于护城河中的鱼。 出处: 北朝·北齐·杜弼《檄梁文》...
名言: 以毛缟之轻微,能败舟轴者,积多之所致也。 注释: 缟(gao): 白绢。轴: 机械中作旋转行动的零件可以装在上面的金属圆杆。 句意: 毛和白绢这样轻微的东西可以破坏船的轴, 这是积聚得很多造成的。 出处: 北朝·北齐·刘昼《刘子·慎隟》...
名言: 权衡虽正,不能无毫厘之差;钧石虽平,不能无抄撮之较。 注释: 权衡: 指秤。权: 秤锤, 衡: 秤杆。毫厘之差: 喻极小的误差。钧石:都是古代的重量单位。钧: 古代三十斤为一钧。石: 古代十斗为一石。抄撮(cuo):都是古代的容量极小的单位, 这...
名言: 荧荧不灭, 能焚昆山; 涓涓不绝, 能成江河。 注释: 荧(ying) 荧: 微光闪烁的样子。昆山: 昆仑山, 古代传说中的高山(不是指今称的在新疆境内的昆仑山)。涓涓: 水流细小的样子。 句意: 微弱的火光不灭掉, 能够把昆仑山焚毁; 细小的水流不断绝...
名言: 侈言无验。 注释: 侈言: 浮夸的言论。 句意: 浮夸的言论不能检验。 出处: 晋·左思《三都赋·序》...
名言: 两叶掩目,则冥然无睹;双珠填耳,必寂寞无闻。 注释: 冥然: 昏暗的样子。寂寞: 寂静的样子。 句意: 用两片叶子遮住了眼睛, 就昏暗看不见东西; 用两颗珠塞住了耳朵, 一定寂静得什么也听不到。 出处: 北朝·北齐·刘昼《新论·专学》...
名言: 神之于质,犹利之于刃;形之于用,犹刃之于利。利之名非刃也,刃之名非利也。然而舍利无刃,舍刃无利。未闻刃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 句意: 精神对于人本身就好象锋利与刀刃的关系一样; 形体的作用就好象刀刃与锋利的关系一样。锋利的名称不是刀...
名言: 欻而生者, 飘骤是也; 渐而生者, 动植是也。 注释: 欻(xu): 迅疾。飘、骤: 指飘风骤雨, 即疾风暴雨。 句意: 迅速产生的是疾风暴雨, 慢慢生长的是动物和植物。 出处: 南朝·梁·范缜《神灭论》...
名言: 炎火成燎原之势, 涓流兆江河之形。 注释: 炎火: 大火, 烈火。涓流: 细小的水流。兆: 预示。 句意: 大火造成了在原野上燃烧的火势, 细小的水流显示着江河的形状。 出处: 南朝·宋·刘骏《下诏罪王僧达》...
名言: 衰为盛之终,盛为衰之始。 句意: 哀亡是兴盛的终结, 兴盛是衰亡的开始。 出处: 南朝·齐·张融《白日歌》...
名言: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注释: 栖(qi): 歇宿。 句意: 听到鸟叫声知道鸟在夜晚将歇息, 看到树叶落知道起风了。 出处: 南朝·宋·谢灵运《夜宿石门》...
名言: 人非天地不生,天地非人不灵。 句意: 没有天地, 人也就不会产生, 没有人, 天地就不会充满灵气。 出处: 南朝·宋·何承天《达性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