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明知爱惜终须割,但得流传不在多。 句意: 明明知道很爱惜自己写出来的诗文但最终还是必须删改, 只要能得以流传下去则不在写得多少。 出处: 清·袁枚《随园诗话》...
名言: 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吾师。 注释: 灵犀一点: 喻心领神会。灵犀指犀牛角, 旧说犀牛是灵异的动物, 角中有白纹如线, 直通两头。 句意: 诗是需要用心去寻找的, 肯用功夫去寻找也就有了诗意, 只要心领神会就能写出好诗。 出处: 清·袁枚《...
名言: 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 句意: 爱好写诗是一回事, 落笔作诗向来是困难的, 一首诗经过许多次修改才会妥当。 出处: 清·袁枚《遣兴》...
名言: 平生绝学都探遍, 第一诗功海样深。 注释: 绝学: 极为高深, 难于企及, 很少人能懂得的学问。 句意: 平生对极为高深的学问都学过, 而功夫最深的还是诗学, 作诗的功夫有海一样深。 出处: 清·袁枚《仿元遗山论诗·程鱼门》...
名言: 叶多花蔽,词多话费,割之为佳,非忍不济。 句意: 叶子多花就被遮掩住, 文词多就话语浪费, 删掉就好, 不忍心删除就不能补于事。 出处: 清·袁枚《割忍》...
名言: 诗篇虽小技,其源本经史;必也万卷储,始足使驱使。 句意: 诗歌虽然称作小技, 但它的本源是经籍和史书; 一定要先读万卷书, 下笔时才可以任意挥洒。 出处: 清·朱彝尊《斋中读书》...
名言: 终身不脱依傍二字,断不能登峰造极。 注释: 依傍: 指模仿。登峰造极: 喻达到最高的境地。造极: 到达顶点。 句意: 从事文艺创作终身都在模仿, 就不能取得极高的成就。 出处: 清·顾炎武《与人书》...
名言: 能于浅处见才,方是文章高手。 句意: 能在浅近之处表现出作者的文才来, 才是作文章的高手。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
名言: 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 句意: 文章有变化才会清新, 没有变化就显得陈腐; 有变化才会生动,没有变化就显得呆板。 出处: 清·李渔《闲情偶寄》...
名言: 立身无傲骨者,笔下必无飞才;胸中具素心者,舌端斯有惊语。 句意: 做人做得不正, 笔下就不会有飞扬的文采; 胸中有真诚之心, 才会说出惊人之语。 出处: 明·沈承《晚明小品文库·沈君烈传》...
名言: 凡学文,初要胆大,终要心...
名言: 文章犹舟也,舟之贵贱,不在大小华质,而视其所载者。 句意: 文章象船一样, 船是贵是贱, 不在船是大是小, 装饰得是否漂亮, 而是要看船里装的是什么货。 出处: 明·庄元臣《叔苴子·内篇》卷五...
名言: 词之能动人者,惟在真切。 句意: 词写得真切才能打动人。 出处: 明·祁彪佳《远山堂曲品》...
名言: 作文不在辞句之工,而在性情之正。 句意: 对作文来说, 性情纯正比辞句工整更重要。 出处: 明·王文禄《诗韵》...
名言: 诗贵真,诗之真趣,又在意似之间。 句意: 诗贵在真实, 诗的真正情趣又在意似之间。 出处: 明·陆时雍《诗镜总论》...
名言: 绝去形容,独标真素,此诗家最上乘。 句意: 最好的诗是不用夸饰, 以真诚朴素为标准。 出处: 明·陆时雍《诗镜总论》...
名言: 事多而寡用之,意多而约出之。 句意: 所想记述的事情多就少说一点, 所要表达的意思多就省去一些。 出处: 明·陆时雍《诗镜总论》...
名言: 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 句意: 话必须通俗易懂才能传得远, 语言必须与教化有关才能感动人。 出处: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
名言: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注释: 器识: 器量和见识。 句意: 读书人首先要进行修养, 要胸襟广阔、学识宏博, 然后才能进行文学艺术的创作。 出处: 明·袁宏道《士先器识而后文艺》...
名言: 君子者, 口不言文艺, 而先植其本。 注释: 本: 指器识。 句意: 君子, 口内不空谈文艺之类的话题, 而是扎扎实实地进行器识方面的修养。 出处: 明·袁宏道《士先器识而后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