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极其长,虽善论者不能优劣也。

名言: 各极其长,虽善论者不能优劣也。 注释: 各极其长: 各人极力显示自己的长处。 句意: 各人竭力显现自己的长处, 即使是善于评论的人也不能分出谁优谁劣。 出处: 宋·欧阳修《六一诗话》...

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

名言: 作诗无古今,惟造平淡难。 句意: 由古及今, 诗作得平淡是很难的事。 出处: 宋·梅尧臣《读邵不疑学士诗卷》...

文字出肝胆。

名言: 文字出肝胆。 注释: 肝胆: 这里指人的气质、个性等。 句意: 人的气质、个性等对文学风格的影响很大。 出处: 宋·梅尧臣《和晏相句》...

浮华缘饰丧其真。

名言: 浮华缘饰丧其真。 句意: 用浮艳的词藻修饰文章就会使文章失去切实的内容。 出处: 宋·石介《上赵先生书》...

道德,文之本也。

名言: 道德,文之本也。 句意: 道德是文章的根本。 出处: 宋·石介《上蔡副枢密书》...

也知价值连城璧,一纸万金犹不惜。

名言: 也知价值连城璧,一纸万金犹不惜。 句意: 如果诗文的价值很高, 纸张再贵也在所不惜。 出处: 唐·韦庄《乞彩笺歌》...

成天下之务者存乎事业,通万物之情者在乎文辞。

名言: 成天下之务者存乎事业,通万物之情者在乎文辞。 句意: 个人所从事的事业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 个人的创作可以沟通万事万物的感情。 出处: 五代·徐铉《翰林学士江简公集序》...

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

名言: 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 句意: 诗文要作到关心世事的社会作用, 从一篇文章就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风俗习惯。 出处: 唐·杜荀鹤《秋日山中》...

字字清新句句奇。

名言: 字字清新句句奇。 句意: 每一字都很清新典雅, 每一句都很奇特不凡。 出处: 唐·韦庄《题许浑诗卷》...

淡薄虽师古,纵横得意新。

名言: 淡薄虽师古,纵横得意新。 句意: 文辞要淡薄自然, 文意要纵横宽阔。 出处: 唐·郑谷《读故许昌薛尚书诗集》...

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

名言: 典尽客衣三尺雪,炼精诗句一头霜。 句意: 为了创制佳句, 头发都变白了, 可见作诗之苦。 出处: 唐·杜荀鹤《维扬冬末寄幕中二从事》...

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名言: 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注释: 近而不浮: 指诗的形象近在眼前, 诗人写来而不流于浮浅。远而不尽:诗的意境极为深远, 不是句中所能表达尽情的。韵外之致: 指在语言文字之外, 别有余味。 句意: 近在眼前的形象, 诗人写来而...

一句能令万古传。

名言: 一句能令万古传。 句意: 诗人创作的佳句, 有时单凭一句, 就能使他的诗名万古传诵。 出处: 唐·郑谷《卷末偶题》...

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名言: 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句意: 妙造自然之境, 又谁可以裁剪它呢? 出处: 唐·司空图《诗品·精神》...

情性所至,妙不自寻。

名言: 情性所至,妙不自寻。 句意: 灵感产生, 来无踪去无影, 有意识去寻求是不可能的。 出处: 唐·司空图《诗品·实境》...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名言: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句意: 随处都有, 不必有意求...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名言: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注释: 著: 粘着。谓在纸上留下字迹。 句意: 不把作者的真实感情直接地表露在纸上, 已尽得风流之致, 读者已明白作者真实意图。 出处: 唐·司空图《诗品·含蓄》...

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

名言: 形恃神以立,神须形以存。 注释: 恃: 依靠, 凭借。须: 等待, 凭借。 句意: 形与神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 出处: 唐·司空图《诗品》...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

名言: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 句意: 神之运行劲气直达, 绝无阻碍, 如在空中, 气之运行硬语盘空,苍莽横亘, 如同长虹。 出处: 唐·司空图《诗品·劲...

百锻为字,千炼成句。

名言: 百锻为字,千炼成句。 句意: 写文章如炼铁, 写一字须要推敲百余次, 写一句须要反复锤炼千余次。 出处: 唐·皮日休《刘枣强碑》...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