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世上功名兼将相,人间声价是文章。 句意: 令狐丞相做官做得大, 文章也写得好。 出处: 唐·刘禹锡《同乐天送令狐相公赴东都留守》...
名言: 新诗日日成,不是爱名声;旧句时时改,无妨悦性情。 句意: 天天有新诗产生, 并不是为了出诗名;旧句时时修改, 只是为了愉悦性情。 出处: 唐·白居易《诗解》...
名言: 大师之词也,创意造言,皆不相师。 句意: 文学大师的作品, 无论是意境还是语言, 都是自己独创的。 出处: 李翱《答朱载言书》...
名言: 气直则辞盛,辞盛则文工。 句意: 文气没有阻碍则文辞丰富, 文辞丰富自然文章工巧。 出处: 唐·李翱《答朱载言书》...
名言: 至险而不僻,至奇而不差,至丽而自然,至苦而无迹,至近而意远,至放而不迂。 句意: 诗歌创作要力求险到极点但不僻, 奇到极点但不差, 美到极点但自然, 用心良苦但不露雕琢的痕迹, 取材很近但意境深远, 放达到极点但不迂阔。 出处: 唐·皎然《...
名言: 语与兴驱,势逐情起,不由作意,气格自高。 句意: 语言随着兴致而产生, 气势随着情感而兴起, 没有经过作者的刻意经营, 格调自然高超。 出处: 唐·皎然《诗式》...
名言: 放意须险, 定句须难, 虽取由我衷, 而得若神表。 句意: 立意要立得险, 定句要定得难, 虽然是从我心里产生的, 但似乎有神灵在相助。 出处: 唐· 皎然《诗式》...
名言: 闳其中而肆其外。 注释: 闳(hong): 宏大。中: 指内容。肆: 放纵。外: 指形式。 句意: 文章内容宏大丰富, 而文笔又发挥尽致。 出处: 唐·韩愈《进学解》...
名言: 沈浸浓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 注释: 沈浸: 沉入其中。沈: 同“沉”。含英咀(ju) 华: 意谓仔细地品味文章中的精华。 句意: 沉浸在优美文章的境界中, 仔细地品味文章中的精华, 然后从事自己的创作, 这样才思永不枯竭, 创作力永远...
名言: 为文词者,悉有法度可观。 句意: 从事文学创作, 都是有一定的法式可以借鉴的。 出处: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
名言: 口不绝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 注释: 六艺: 指儒家的经典。披: 披览。晷(gui): 日影。兀(wu) 兀: 心劳苦的样子。 句意: 口不停地吟诵儒家经典,...
名言: 如闻其声,如见其容。 句意: (看到作品) 好象听到他的声音, 见到他的容貌。 出处: 唐·韩愈《独孤申叔哀辞》...
名言: 撮其大要,奇辞奥旨著于篇。 句意: 摘取书中最关紧要的东西, 则奇奥难懂的文句和意思也就表露出来了。 出处: 唐·韩愈《读仪礼》...
名言: 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辞。 句意: 创作要做到文辞丰富时不多余一句话, 简约时仍不失掉一个词。 出处: 唐·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
名言: 和平之音淡薄, 而愁思之声要妙; 欢愉之辞难工, 而穷苦之言易好。 句意: 心情平和时发出的声音淡薄, 而忧愁时发出的声音美好。欢乐时写出的作品难于工巧, 而痛苦时作品容易写得好。 出处: 唐·韩愈《荆潭唱和诗序》...
名言: 用功深者,其收名也远,苦皆与世沉浮,不自树立,虽不为当时所怪,亦必无后世之传也。 句意: 写作时所化费的精力多, 则名声也传得久远, 如果跟随世俗, 不自己有所独创, 即使当时的人不感到怪异, 也一定不会流传到后世。 出处: 唐·韩愈《答刘...
名言: 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 句意: 说某人善于作文, 并不是指别的, 是指他善于独创不因循前人的说法而已。 出处: 唐·韩愈《答刘正夫书》...
名言: 师其意,不师其辞。 句意: 学习古代作家的作品, 学习他们的立意谋篇, 而不是学习他们的文辞。 出处: 唐·韩愈《答刘正夫书》...
名言: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注释: 陈言: 别人早已讲过或写过的话语或意义。戛(jia)戛: 困难的样子。 句意: 当心有所得而后写出来时, 要努力做到不套用前人说过的话或意思, 这是非常困难的创造性劳动。 出处: 唐·韩...
名言: 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句意: 努力按照儒家的仁义思想去做事, 努力向儒家《诗经》、《尚书》之类典籍学习, 不迷失方向, 不断绝源泉, 一直到老, 如此而已。 出处: 唐·韩愈《答李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