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淡则心静,心静则理见。

名言: 欲淡则心静,心静则理见。 句意: 私欲少, 心情就会平静; 心情平静, 道理就自然明了了。 出处: 明·薛瑄《薛文清公读书录·体验》...

作人只是一味率真,踪迹虽隐还显;存心若有半毫未净,事物虽公亦私。

名言: 作人只是一味率真,踪迹虽隐还显;存心若有半毫未净,事物虽公亦私。 句意: 做人只要保持真诚, 那么即使他的行踪已见不到了, 他的形象仍然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心目中私字念头有一丝一毫不干净, 那么即使是为公家办事, 其中也含有私的成分。 出处...

自朝堂以至闾里,只把得住公字,定便自天清地宁,政清讼息。

名言: 自朝堂以至闾里,只把得住公字,定便自天清地宁,政清讼息。 注释: 朝堂: 皇帝与大臣议事的场所, 此指国家机关。闾里: 此指代普通百姓。 句意: 从国家领导到普通百姓, 如果都秉公办事, 那自然就会出现举国安宁政治清明的形势, 各种争讼案件也...

公私两字是宇宙之人鬼关。

名言: 公私两字是宇宙之人鬼关。 句意: 公和私这两个字是天地间成人或做鬼的关键。 出处: 明·吕坤《呻吟语摘·治道》...

人生大罪过,只在“自私自利”四字。

名言: 人生大罪过,只在“自私自利”四字。 句意: 人的一生当中最大的罪过, 仅仅在“自私自利”四个字而已。 出处: 明·吕坤《呻吟语摘·克治》...

圣人之私公,众人之公私。

名言: 圣人之私公,众人之公私。 注释: 众人: 一般人。 句意: 圣人把一般人敷衍塞责的公事当成自己的事那样去认真办, 对个人的事就象一般人对待公事那样不加留心。 出处: 明·吕坤《呻吟语摘·圣贤》...

有公天下之心,方做得公天下之事。

名言: 有公天下之心,方做得公天下之事。 句意: 有天下为公的思想, 才能做出使天下公平合理的事来。 出处: 明·胡居仁《居业录·学问》...

君子与人共事,当公而不私。

名言: 君子与人共事,当公而不私。 句意: 君子与人共事应当出以公心而不自私。 出处: 明·吕坤《呻吟语摘·乘公》...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名言: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注释: 立人: 创业者。达人: 通达事理者。 句意: 自私自利之心, 是建功立业通达事理之人的障碍。 出处: 明·吕坤《去伪斋文集·日用说寄杨启昧门人》...

有一分私欲,便蔽一分天理。

名言: 有一分私欲,便蔽一分天理。 句意: 如果有了一分利己的欲望, 就会丧失一分天下的公理。 出处: 明·胡居仁《居业录·学问》...

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名言: 才觉私意起,便克去,此是大勇。 句意: 刚觉察到自己出现了私心, 就立即加以克服, 这是最勇敢的表现。 出处: 明·胡居仁《居业录·学问》...

为宰相不难,一心正,两眼明足矣。

名言: 为宰相不难,一心正,两眼明足矣。 句意: 担任宰相并不难, 只要做到有一颗公正无邪的心, 两只明察是非的眼就足够了。 出处: 元·张养浩《风宪忠告》...

不可以私意喜一人, 不可以私意怒一人。

名言: 不可以私意喜一人, 不可以私意怒一人。 句意: 不能凭着个人的意愿去喜欢一个人, 也不能凭着个人的意愿去怨恨一个人。 出处: 明· 胡居仁《居业录· 学问》...

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

名言: 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举天下之贤。 句意: 一个人有以天下为公的思想, 然后才能举荐天下的贤才。 出处: 元·张养浩《风宪忠告》...

宁公而贫,不私而富;宁让而损己,不竞而损人。

名言: 宁公而贫,不私而富;宁让而损己,不竞而损人。 注释: 让: 谦让。竞: 争夺。 句意: 宁可克已奉公而受贫穷, 也不假公济私而发财致富; 宁可谦让而损害自己的利益, 也不强夺而使他人蒙受损失。 出处: 元·张养浩《牧民忠告》卷下...

赏者不昵德,诛者不挟怨。

名言: 赏者不昵德,诛者不挟怨。 句意: 奖赏不因为个人恩德而表示亲近; 惩罚不能怀带个人私怨。吾终不为身计误国家。(宋·晏敦复语, 出自《宋史·晏敦复传》) 句意: 我终究不为个人考虑而误国家大事。 出处: 宋·崔敦礼《刍言》卷上...

同心为国,岂容以私而害公。

名言: 同心为国,岂容以私而害公。 句意: 应同心同德地为国家着想, 哪能容忍以个人利益来损害国家利益。 出处: 宋·杜范语,出自《宋史·杜范传》...

公则一致,私则万殊。

名言: 公则一致,私则万殊。 句意: 出于公心就会趋于一致, 出于私心则花样百出。 出处: 宋·魏了翁《论士大夫风俗》...

古人但问是非邪正,不问自家他家。

名言: 古人但问是非邪正,不问自家他家。 句意: 古人只问是正确还是错误, 是邪僻还是正派, 不问是自家人还是其他人。 出处: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

听言偏,则枉直而惠奸;喜怒偏则赏僭而刑滥。惟公生明,偏则生暗。

名言: 听言偏,则枉直而惠奸;喜怒偏则赏僭而刑滥。惟公生明,偏则生暗。 注释: 僭(jian): 超越, 过分。 句意: 听信邪言妄语就会冤枉正直的人却有利于奸邪的人, 喜怒不当就会滥赏滥罚。只有公正才能使人明智, 不公正则会令人昏昧。 出处: 宋·王迈《...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