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王者可私人以财,不私人以官。 句意: 君王可以私自送人钱财, 但不能私自给人官职。 出处: 宋·郑樵《通志·选举略》...
名言: 为己重者, 不知富贵可以杀身, 功名可以致祸。 注释: 致: 招致。 句意: 事事为自己打算的人, 不知道富贵可以杀身, 功名可以招致祸患。 出处: 宋·林逋《省心录》...
名言: 行通衢大道者不迷,心至公无私者不惑。 注释: 通衢: 四通八达的大路。 句意: 在四通八达的大道上行走不会迷失方向, 心怀大公无私的人不会惑乱。 出处: 宋·林逋《省心录》...
名言: 天下有公议, 私不可夺; 以私夺公者, 人不服。 句意: 天下有公共的准则, 个人的好恶不能去损害它, 用个人的好恶去损害公共的准则, 人们不会服从。 出处: 宋·林逋《省心录》...
名言: 为善者不云利,逐利者不见善。 句意: 做对他人有益之事的人不谈利益, 追逐利益之人不做善事。 出处: 宋·林逋《省心录》...
名言: 利心专则背道,私意确则灭公。 句意: 一心追求物质利益, 就要违背道义; 私心太重, 就谈不上公正 出处: 宋·林逋《省心录》...
名言: 忧国者不顾其身。 句意: 为国事而忧的人不会顾及自己的私利。 出处: 宋·林逋《省心录》...
名言: 私心胜者,可以灭公。 句意: 私心太重的人不可以毁掉公共的事业。 出处: 宋·林通《省心录》...
名言: 私欲不可以胜公议。 句意: 个人的喜好不能够超过集体的决定。 出处: 宋·苏轼《论特奏名》...
名言: 凡学之难者,难于无私;无私之难者,难乎通万物之理。故不通乎万物之理,虽欲无私,不可得也。 注释: 学: 学养、修养。 句意: 修养的困难在于做到无私, 达到无私的困难在于通晓万物生长之理。所以不通晓万物生长之理, 即使想要无私, 也是不可能...
名言: 不以私爱害公义。 句意: 不因自己的偏爱损害公义。 出处: 宋· 苏轼《论侯偁少欠酒课以抵当子利充填札子》...
名言: 为国者终不顾家。 句意: 一心为国的人终究不顾其家。 出处: 宋·苏轼《陈公弼传》...
名言: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句意: 贤能之人即使即将死去他也不会悲伤, 却为国家的衰落而担忧。 出处: 宋·苏洵《管仲论》...
名言: 古之君子,以其所难者,先身而后民;以其所利者,先民而后身。 注释: 所难者: 所难以做到的, 指清介廉洁之行。所利者: 所乐于做的事, 指富贵饶乐之事。 句意: 古代的君子, 对清介廉洁的品行, 首先使自己做到, 然后再去要求百姓做到; 使富贵...
名言: 利于私,必不利于公,公与私不两胜,利与害不两能。 句意: 对私有利, 必然对公无利, 公与私不能同时都满足, 利与害不能同时都行得通。 出处: 宋·杨万里《代萧岳英上宰相书》...
名言: 人心之病,莫甚于一私。 句意: 人的心理毛病没有比自私更大的了。 出处: 宋·杨万里《答陈国材书》...
名言: 君子志于泽天下,小人志于荣其身。 句意: 君子的志向是让天下人得到恩惠, 小人的志向是使自身得到荣耀。 出处: 宋·刘炎《迩言》卷三...
名言: 惟至公不敢私其所私,私则不正。 句意: 只有一心为公的人才不敢偏爱于他喜欢的东西, 偏爱了就不可能公正。 出处: 宋·欧阳修《三年无改问》...
名言: 君子有天下之私,小人有一身之公。 句意: 君子把为天下人谋福利当作私, 小人把为个人谋私利当作公。 出处: 宋·王开祖《儒志编》...
名言: 百年富贵今谁见, 一代功名托至公。 句意: 历史上那些家财万贯, 地位显赫之人, 谁还能记住他们呢?功勋和美名只会给予那些一心为公的人。 出处: 宋·陈师道《东山谒外大父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