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注释: 辩: 狡辩, 浮词。 句意: 善的不浮华狡辩, 浮华狡辩的不善。 出处: 《老子·八十一》...
名言: 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报之以祸。 句意: 行善的人, 上天以福报答他; 作恶的人, 上天以灾祸报复他。 出处: 《荀子·宥坐》...
名言: 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 句意: 口说好话, 行动上却是作恶, 这是国家的祸害。 出处: 《荀子·大略》...
名言: 积善而不息,则通于神明,参与天地矣。 注释: 息: 停止。参: 参与, 与……相配。 句意: 积善而不停歇, 就可通达到神明那里, 就可以与天地相配了。 出处: 《荀子·性恶》...
名言: 无留善,无宿问。 注释: 宿: 夜、隔夜。 句意: 见善即行, 决不留滞; 有疑即问, 不等过夜。 出处: 《荀子·大略》...
名言: 生, 人之始也; 死, 人之终也。终始俱善, 人道毕矣。 注释: 毕: 全、...
名言: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注释: 性: 本性。伪: 人为。 句意: 人本性恶, 善是人为的。 出处: 《荀子·性恶》...
名言: 见其可欲也,则必前后虑其可恶也者。 句意: 见到那想要的东西, 就一定前后考虑它的可恶的地方。 出处: 《荀子·不苟》...
名言: 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句意: 与人说善言, 比布帛还要温暖; 以言伤人, 比用矛戟刺人还伤害得很。 出处: 《荀子·荣辱》...
名言: 术正而心顺之,则形相虽恶,而心术善,无害为君子也;形相虽善而心术恶,无害为小人也。 注释: 术: 法术。 句意: 法术正, 而心是和它相应的, 因而形相虽恶而心术善,不妨害他作为一个君子; 形相虽善而心术恶, 无妨害他是一个小人。 出处: 《苟...
名言: 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 注释: 先: 倡导。和: 协同。 句意: 以善倡导别人叫做教导, 以善协同别人叫做顺导; 以不善倡导别人叫做谄媚, 以不善协同别人的叫做阿谀。 出处: 《荀子·修身》...
名言: 端悫顺弟,则可谓善少者矣;加好学逊敏焉,则有钧无上,可以为君子者矣。 注释: 悫: 诚实、谨慎。弟: 悌, 敬长。 句意: 端正诚实温顺敬长, 则可谓善少年了; 加上好学谦虚明敏, 就会只有人能和他相等, 而无人能超过他, 就可以算是君子了。 出...
名言: 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 注释: 厌: 满足。谏: 劝谏。致: 极。 句意: 好善而不满足, 接受谏言能够戒备不重犯那种过错, 即使不想进步, 也会进步的。小人就不是这样了, 极为荒乱, 却厌恶别...
名言: 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必以自恶也。 注释: 修然: 整饬的样子。愀然: 忧惧的样子。介然: 坚固的样子。菑然: 象被沾污一样。菑同“锱”, 黑色。 句意: 见善要很整饬地以此检查...
名言: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 注释: 孳孳: 努力的样子。 句意: 鸡叫便起来, 努力行善的人, 是舜一类的人物。 出处: 《孟子·尽心上》...
名言: 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 句意: 子路, 别人把他的过错指点给他, 他就喜欢。大禹听见别人的善言就下拜行礼, 表示敬意。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
名言: 责善,朋友之道也。 注释: 责: 要求。 句意: 以善相责, 这是朋友相处之道。 出处: 《孟子·离娄下》...
名言: 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 注释: 长: 助长。逢: 逢迎。 句意: 君王有罪行, 臣下加以助长, 这罪行还小; 君王有罪行, 臣下加以逢迎, 给他找理由, 使君王无所顾忌, 这罪行就大了。 出处: 《孟子·告子下》...
名言: 禹恶旨酒而好善言。 注释: 旨: 美。恶: 厌恶。 句意: 大禹恶美酒却喜好善言。 出处: 《孟子·离娄下》...
名言: 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 句意: 宣扬别人的不善, 后患来了, 该怎么办呢? 出处: 孟子·离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