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言善毋及身,言恶勿及人。 注释: 毋: 不要。身: 自身。 句意: 说到善不要称扬自己, 说到恶不要涉及到别人。 出处: 西汉·刘向《说苑·谈丛》...
名言: 有功而不赏则善不劝矣,有过而不诛则恶不惧矣。 注释: 劝: 受到鼓励而更努力。诛: 惩罚。 句意: 有功劳却不加奖赏, 则善的人就不会更努力, 有过错却不加惩罚, 则恶的人就不会畏惧而继续行恶。 出处: 西汉·刘向《说苑政理》...
名言: 善言进,则不善无由入矣;不进善言,则善无由入也。 注释: 进: 接纳。 句意: 接纳善言, 则不善就没有由以进入的路子; 不接纳善言, 则善就没有由以进入的路子。 出处: 西汉·刘向《说苑·政理》...
名言: 人之善恶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 注释: 性: 本性。感: 感受, 感触。 句意: 人的善恶不是人的本性, 而是人内心感受到外物而后做出的行为。 出处: 西汉·刘向《说苑·谈丛》...
名言: 功莫美于去恶而为善, 罪莫大于去善而为恶。 注释: 功: 功业。罪: 罪恶。 句意: 没有比去除恶而行善的功业更好的了, 没有比去除善而作恶的罪恶更大的了。 出处: 西汉·贾谊《新书·修政》...
名言: 卵待复而为雏,茧待缲而为丝;性待教而为善。 注释: 复: 覆, 指雌禽孵化蛋卵成雏。 句意: 卵有待于孵化而成为雏, 蚕茧有待抽缲而成为丝, 人性有待于教育而成为善。 出处: 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察名号》...
名言: 善恶不空出,祸福不妄作。 注释: 妄: 胡乱, 荒谬, 无根据。 句意: 善恶不会凭空出现, 祸福不会无故起来。 出处: 西汉·陆贾《新语·思务》...
名言: 善不可谓小而无益, 小恶不可谓小而无伤。 句意: 善不可说小而没有益处, 小恶不可说小而无害处。 出处: 西汉· 贾谊《新书· 审微》...
名言: 如调心在己,背恶向善,不贪于财,不苛于利。 注释: 调心: 修养身心。苛: 苛且。 句意: 至于修养身心则在于自己, 背弃恶而向善, 不贪财, 不因为利而苛且。 出处: 西汉·陆贾《新语·慎微》...
名言: 采微善,绝纤恶。 句意: 善哪怕一点儿也采收, 恶哪怕一毫也弃绝。 出处: 西汉·陆贾《新语·慎微》...
名言: 父母既没,敬行其身,无遗父母恶名。 句意: 父母已经去世之后, 自己慎重行事, 不要给父母留下恶名。 出处: 《吕氏春秋·孝行》...
名言: 以人之小恶,亡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已。 句意: 因为人的小恶, 就看不见人的大美, 这是君王失去天下的人才的原因...
名言: 所归善,虽恶之,赏;所归不善,虽爱之,罚。 注释: 恶: 厌恶。 句意: 最终依归到善的方向, 虽然厌恶他, 也赏赐他; 最终依归到不善的方面, 虽然喜爱他, 也惩罚他。 出处: 《吕氏春秋·当赏》...
名言: 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矣。 句意: 知道美中的恶, 知道恶中的美, 然后才算是知道美恶了。 出处: 《吕氏春秋·去尤》...
名言: 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不分,乱莫大焉。 注释: 察: 审察, 观察。 句意: 听别人的话不可不观察, 不观察则善与不善不能区别, 乱子没有比这样更大了。 出处: 《吕氏春秋·听言》...
名言: 赏不善而罚善,欲民之治也,不亦难乎? 注释: 欲: 想要。治: 治理得好, 不乱。 句意: 奖赏不善而惩罚善, 想治理好百姓, 不是很难的么? 出处: 《吕氏春秋·振乱》...
名言: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注释: 虽: 即使。九死: 死去多次, 喻遭受多次深重灾难。悔: 后悔, 反悔。 句意: 只要我心中认为是善的, 即使九死一生, 我也不会后悔。 出处: 战国楚·屈原《离骚》...
名言: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由虚作。 注释: 善: 好品德。虚: 虚幻, 不实。作: 起来。 句意: 好品行不会从外面来到, 好名誉也不会凭空而起。 出处: 战国楚·屈原《九章·抽思》...
名言: 见祥而为不善, 则福不至; 见妖而为善, 则祸不至。 注释: 祥: 祥瑞, 福祉的先兆。妖: 反常的东西或现象, 一般认为是灾祸的先兆。 句意: 看见了福祉的先兆, 却去做不善的事, 那么福祉就会因此不来到了; 看见了反常的凶兆, 去做善的事, 那...
名言: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注释: 刑: 惩罚。过: 过失。避: 回避, 避开。赏: 奖赏。遗: 遗漏下。匹夫: 一般的人。 句意: 惩罚过失不回避显贵的大臣, 奖赏善行不遗漏掉一般的平民。 出处: 《韩非子·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