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美言伤信,慎言哉! 句意: 讲得很漂亮的话容易损伤信义, 所以说话要谨慎啊! 出处: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屈节解》...
名言: 自非忠信, 则无可以取亲于百姓者矣; 内外不相应, 则无以取信于庶民者矣。 注释: 自: 假如, 如果。取: 取得。庶民: 平民百姓。 句意: 统治者如果不真诚守信, 那就不可能得到老百姓的亲近; 心里所想的与对外所说所做的不一样, 那就无法取信...
名言: 君子欲言之见信也, 莫善乎先虚其内。 注释: 欲: 想要。见: 被。乎: 于。虚其内: 排除杂念, 表示诚敬。内, 指内心。 句意: 君子如果希望自己说的话能被大家相信, 那没有比首先使自己内心诚敬更好的途径了。 出处: 三国魏· 王肃《孔子家语...
名言: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 注释: 以: 用。行: 行动。言: 说话。 句意: 君子用行动来说话, 小人则光说不做。 出处: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颜回》...
名言: 言寡可行,其信也。 句意: 说话不多而又都能做得到, 这就是有信用了。 出处: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子路初见》...
名言: 蹈忠而行信, 终日言, 不在尤之内。 注释: 蹈: 实行, 信守。尤: 过失。 句意: 行为忠诚而有信义, 即使说一整天话也不会失言的。 出处: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 弟子行》...
名言: 恭则远于患,敬则人爱之,忠则和于众,信则人任之。 注释: 和: 和睦, 友好。任: 信任。 句意: 为人恭谨, 就可以远离祸患, 尊重别人, 就会受到别人的爱戴;内心真诚, 就能和大家友好相处; 恪守信用, 就会得到别人的信任。 出处: 三国魏·王...
名言: 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注释: 乘(音sheng): 古代兵车一辆叫做一乘, 以拥有兵车的多少来衡量国家的大...
名言: 信,德之厚也。 句意: 信义是忠厚的品德。 出处: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弟子行》...
名言: 所谓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怨;仁义在身,而色无伐。 注释: 必: 一定。色: 脸色。伐: 夸耀。 句意: 所谓的君子就是, 说话一定忠诚守信, 而内心也没有怨恨; 为人仁慈仗义, 而脸上毫无夸耀的神色。 出处: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五仪解》...
名言: 有其言而无其行,君子耻之。 注释: 耻: 以……为耻。 句意: 说得好听但没有照着去做的, 君子认为这种行为很可耻。 出处: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好生》...
名言: 言加信,行加敬。 注释: 加: 增加, 更加。 句意: 说话要更加诚实守信用, 行为要更加庄重恭敬。 出处: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儒行解》...
名言: 言必诚信,行必忠正。 句意: 说话一定要诚实守信, 做事一定要真诚正直。 出处: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儒行解》...
名言: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而仁义以为土地。 注释: 宝: 前者意为“以……为宝”, 后者意为宝贝。祈: 求。 句意: 读书人不以金玉为宝贝, 而以忠诚守信为宝贝; 不求拥有广大的土地, 而把仁义看作自己宝贵的土地财富。 出处: 三国...
名言: 约束不明, 申令不信, 将之罪也。 注释: 约束: 规约, 约法。申令: 号令。 句意: 对部下约法不明确, 发出的号令没有信用, 就是作将领的失职。 出处: 东汉·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
名言: 多信而寡貌, 其礼可守, 其言可覆。 注释: 寡: 少。貌: 外表上做样子。覆: 通“复”, 兑现。 句意: 增加内心的诚信而少做表面文章, 这样做的事就不致于违反礼义, 说的话也就不难兑现了。 出处: 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王言解》...
名言: 天道贵信, 地道贵贞。 注释: 贵: 以……为可贵。 贞: 信。 句意: 天地之间以信义最为可贵。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杜钦传》...
名言: 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 句意: 所谓信用, 就是真诚, 即专心一意而不随意改变。 出处: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性情》...
名言: 得黄金百斤, 不如得季布一诺。 注释: 季布: 楚人, 先为项羽手下将领, 后归顺刘邦。以侠义守信用著称。诺: 允诺。 句意: 得到黄金百斤, 也比不上得到季布的一句允诺。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
名言: 信者诚,诚者直。 句意: 守信用者诚实, 诚实者正直。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