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仁、谊、礼、知、信,五常之道。 注释: 谊: 通“义”。知: 通“智”。五常: 五种永恒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准则。 句意: 仁、义、礼、智、信, 这是人与人之间五个永恒不变的关系准则。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举贤良对策一》...
名言: 巧说少信。 句意: 花言巧语, 缺乏信义。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名言: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句意: 能身体力行的人, 不一定能说出一番大道理; 能讲得头头是道的人, 不一定能做得好。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名言: 已诺必诚。 注释: 已: 不许, 不答应。诺: 答应。必: 一定。诚: 真实。 句意: 不答应别人的请求或答应别人的请求都一定要真实诚信。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游侠列传》...
名言: 忠无不报,信不见疑。 注释: 报: 赏识, 信任。见: 被。 句意: 忠实的人不会不受到赏识, 诚信的人不会被人猜疑。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
名言: 以忠得进,以信守位。 注释: 进: 进职, 升迁。位: 职位。 句意: 用忠诚来求得晋升, 用信义来保持现有的职位。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名言: 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注释: 情: 真情。 句意: 统治者讲求信用, 百姓就没有人敢不说真话。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名言: 易直子谅之心生则乐。 注释: 易: 平易。直: 正直。子: 通“慈”, 慈爱, 谅: 忠信。 句意: 一个人平易、正直、慈爱、忠信之心产生了, 就能心情快乐。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乐书》...
名言: 上含淳德以遇其下, 下怀忠信以事其上。 注释: 上: 上级。含: 怀着, 保持。遇: 对待。事: 事奉。 句意: 上级保持着淳朴的德行来对待下级, 下级要怀着忠诚信义来事奉上级。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本纪》...
名言: 为政不平, 主约不信, 天下所不容。 句意: 统治者执政不公, 信约不守, 是为天下人所不能容忍的事。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
名言: 维明能信。 注释: 维: 语气助词。信: 使人信服。 句意: 公正严明, 才能让人信服。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
名言: 恭敬以信,故其民尽力。 注释: 以: 而, 又。 句意: 统治者态度谦恭端敬而有信用, 这样老百姓才会努力工作。 出处: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六...
名言: 欲人之信己也,则微言而笃行之;笃行之,则用日久;用日久,则事著明,则有目者莫不见也,有耳者莫不闻也。 句意: 要想让别人信任自己, 那就应该少说空话而多做实事; 老老实实地做事, 用去的时间慢慢就长了; 时间长了, 那么自己所做的事情就会清...
名言: 口惠之人鲜信。 注释: 惠: 恩惠。鲜: 少。 句意: 口头上许给人好处多的人, 很少能守信用。 出处: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五...
名言: 诚未著而好言,虽言不信矣。 注释: 著: 明, 显露。好(音hao): 喜好。 句意: 没有表现出诚意来却又好讲话, 那么即便讲得再多也是没有人相信的。 出处: 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六...
名言: 贤愚在心,不在贵贱;信欺在性,不在亲疏。 句意: 一个人是贤能还是愚钝, 在于他的头脑资质, 而不在于其身份的高贵还是卑贱; 一个人是诚信还是欺诈, 在于他的生性, 而不在于与我们关系是亲近还是疏远。 出处: 东汉·王符《潜夫论·本政》...
名言: 君子有常交, 曰义也; 有常誓, 曰信也。 注释: 常: 恒常不变, 一贯。交: 交往, 交情。誓: 誓言。 句意: 君子有一贯的交情, 那就是义气; 有不变的操守, 那就是信义。 出处: 东汉· 荀悦《申鉴· 杂言下》...
名言: 忠信谨慎,此德义之基也。 句意: 忠诚、信用、恭谨, 这是道德仁义的根基。 出处: 东汉·王符《潜夫论·务本》...
名言: 夫去信存食,虽不欲信,信自生矣。 句意: 在信用与粮食之中选择粮食而舍弃信用, 其结果是即使你不想让百姓守信用, 信用也会自然而然地形成的。 出处: 东汉·王充《论衡·问孔篇》...
名言: 人之所以立德者三:一曰贞,二曰达,三曰志。贞以为质,达以行之,志以成之,君子哉!必不得已也,守于一兹,贞其主也。 注释: 贞: 信, 言行一致。达: 通达事理。 句意: 一个人培养高尚的德行靠的是这三样东西: 一是言行一致, 二是通达事理,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