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令所以一众心也,不审所出则数变,数变则令虽出,众不信矣。 注释: 令: 号令, 命令。一: 使……统一起来。审: 谨慎。出: 发出。数(音shuo): 屡次, 多次。 句意: 发出的命令是用来统一大家思想的; 如果不慎重地发出命令就势必要屡次更改, 屡...
名言: 虽刑赏不足以名信,信在孱兆。 注释: 名: 称说, 建立。孱兆: 细微的预兆。 句意: 即使严刑重赏也不足以叫人信服; 建立信用要从点滴小事做起。 出处: 《尉缭子·兵权》...
名言: 口言不忘信。 句意: 说话不能忘记要有信用。 出处: 《尸子· 四仪》...
名言: 将者,知、信、仁、勇、严也。 注释: 将: 将领。知: 通“智”, 明智。严: 庄重威严。 句意: 真正的将领, 就是明智、信义、仁慈、勇敢、威严兼备的人。 出处: 《孙子兵法·计篇》...
名言: 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 句意: 对小事情都讲信用, 那么就能建立很高的威信, 所以明智的统治者取得信用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名言: 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句意: 赏罚如果缺乏信用, 那么下达的命令也就不可能得到贯彻执行。 出处: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名言: 智士者未必信也,为多其智,因惑其信也。 注释: 为: 因为。因: 因而。 句意: 聪明智慧之人不一定有什么信义, 因为他们好显示自己的智慧谋略, 致使信义受到损害。 出处: 《韩非子·八说》...
名言: 有信而无诈。 句意: 讲信义而不欺诈他人。 出处: 《韩非子·安危》...
名言: 赏罚敬信,民虽寡,强。 注释: 敬: 恭谨慎重。寡: 少。 句意: 统治者如果赏罚谨慎有信用, 即便老百姓人数不多, 国家也能强盛起来。 出处: 《韩非子·饰邪》...
名言: 信于朋友。 句意: 对朋友讲信用。 出处: 《韩非子·饰邪》...
名言: 和于兄弟,信于朋友。 注释: 和: 和睦, 友好相处。 句意: 对自己的兄弟要友好相处, 对朋友要讲信用。 出处: 《晏子春秋· 内篇问下》...
名言: 法不信,则君行危矣。 注释: 危: 通“诡”, 违反。这里指前后不一致。 句意: 法令制度如果没有建立起威信, 那么统治者就会朝令夕改, 反复无常。 出处: 《韩非子·有度》...
名言: 多信,则能亲邻国。 注释: 亲: 使……亲近。 句意: 富于信义, 就能使邻国亲近自己。 出处: 《韩非子·十过》...
名言: 言之不可复者,其言不信也。 句意: 说的话不能兑现的, 是因为它没有信用。 出处: 《管子·形势解》...
名言: 言而不信,则民不附。 注释: 附: 归附, 顺从。 句意: 统治者说话如果没有信用, 老百姓就不会归附。 出处: 《管子·形势解》...
名言: 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不足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口也。 注释: 复行: 履行。荡口: 徒费口舌。 句意: 说的话是能够办到的, 就不妨常说; 不能办到的, 就不要老讲。若是做不到还老是说, 那就徒费口舌了。 出处: 《墨子· 耕柱》...
名言: 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 句意: 政治上的事, 应该是说了就一定要做到的。 出处: 《墨子·公孟》...
名言: 必诺之言,不足信也。 注释: 必: 一定。诺: 答应。 句意: 有求必应的话, 不足以信赖。 出处: 《管子·形势》...
名言: 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秏。 注释: 原:同“源”,水流的源头。流:河水的支流。秏(hao):同“耗”,败,减。 句意: 水源浑浊的河流, 下游的水流不会清澈; 做事不讲信用的人, 声誉一定会受到损害。 出处: 《墨子·修身》...
名言: 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 注释: 符节: 古代朝廷用以传达命令、调遣兵将的凭证, 用金玉竹木等制成。上书文字, 用时剖之为二, 每方各持一半, 合之以验真假。 句意: 言出必行, 行必果决, 使得言行相符, 就象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