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仁以接事,信以守之,忠以成之,敏以行之;事虽大,必济。 注释: 济: 成功, 成就。 句意: 以仁义来对待事物, 以信用来维护它, 以忠诚来完成它, 以敏捷的行动去做它; 这样即使遇到再大的事, 也一定会成功。 出处: 《左传·成公九年》...
名言: 不忘旧,信也。 句意: 不忘故旧, 就是信义。 出处: 《左传·成公九年》...
名言: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注释: 无: 不要。尔: 你。虞: 欺骗。 句意: 我不要欺骗你, 你也不要欺骗我。 出处: 《左传·宣公十五年》...
名言: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 句意: 信义是国家的宝贝, 人民就靠它求生存。 出处: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
名言: 信,德之固也。 句意: 信义是巩固道德的东西。 出处: 《左传·文公一年》...
名言: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 注释: 中: 心中。质: 人质。 句意: 诚信如果不是发自内心, 虽有人质也没有用处。 出处: 《左传· 隐公三年》...
名言: 苟信不继,盟无益也。 注释: 继: 跟上。 句意: 假如不能维持长久的信义, 订立盟约也没有用。 出处: 《左传·桓公十二年》...
名言: 弃信、背邻,患孰恤之?无信,患作;失援,必毙。 句意: 抛开信义、背叛邻国, 一旦发生了什么灾祸, 谁还会来帮助你呢?不守信用, 就会发生意外灾祸; 丧失了外援, 国家一定会灭亡。 出处: 《左传·僖公十四年》...
名言: 儒有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不祈土地,立义以为土地。 注释: 宝: 前者意为“以……为宝”, 后者意为珍宝。祈: 求, 希冀。 句意: 读书人不以金玉为宝贝, 而以忠诚信实为珍宝; 不求扩张土地,而以建立正义为土地。 出处: 《礼记·儒行》...
名言: 言顾行,行顾言。 句意: 说话就应该考虑自己能否做到、已经做得怎样了; 做事, 也该想想自己事先是怎样说的。 出处: 《礼记· 中庸》...
名言: 言必先信。 句意: 说话之前, 一定要先具备诚信。 出处: 《礼记·儒行》...
名言: 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 句意: 君子不夸夸其谈, 而是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使别人相信自己。 出处: 《礼记·缁衣》...
名言: 可言也不可行,君子弗言也。 句意: 可以说出来, 而不能做到的, 君子就不说它。 出处: 《礼记·缁衣》...
名言: 忠信之人,可以学礼。 句意: 忠诚信实的人才可以学习礼仪。 出处: 《礼记·礼器》...
名言: 口惠而实不至,怨菑及其身。是故君子与其有诺责也,宁有已怨。 注释: 惠: 恩惠。菑(zai): 通“灾”, 灾祸。诺: 许可。已: 不许, 拒绝。 句意: 嘴上许诺给别人好处, 实际又不兑现, 抱怨和灾祸就会降临到身上。所以君子与其答应人家又难以实...
名言: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注释: 旦旦: 诚恳的样子。反: 反悔。 句意: 海誓山盟言犹在耳, 没想到你会反复无常。 出处: 《诗经·卫风·氓》...
名言: 忠信,礼之本也。 句意: 忠诚信实乃是礼的根本。 出处: 《礼记·礼器》...
名言: 有其信者,必行之。 注释: 必: 一定。 句意: 有了信用, 就一定能够推行开去。 出处: 《周易·序卦》...
名言: 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注释: 朕: 我。食言: 吞回自己说出去的话, 意思是不讲信用, 不履行诺言。 句意: 你们不要不相信, 我决不会失信的。 出处: 《尚书·汤誓》...
名言: 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 句意: 天所帮助的对象, 是顺从天道的人; 人所帮助的对象, 是诚信的 人。 出处: 《周易·系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