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定身以行谓之信。 注释: 定: 安, 使……安。行: 行事。 句意: 人身体力行以求安身立命, 就叫做有信用。 出处: 《国语·晋语二》...
名言: 言爽日反其信。 注释: 爽: 差错, 过失。反: 违反, 丧失。 句意: 说话不谨慎, 长此以往, 就会丧失信用。 出处: 《国语·周语下》...
名言: 言信必及身。 注释: 身: 自身。 句意: 谈到信义, 一定要从自身做起。 出处: 《国语·周语下》...
名言: 言之所以为言者, 信也; 言而不信, 何以为言? 句意: 人之所以能说话算话, 就是因为有信用; 说话如果不讲信用, 又怎么能算话呢? 出处: 谷梁传·僖公二十二年》...
名言: 使死者反生,生者不愧乎其言,则可谓信矣。 句意: 假令死者复活, 活着的人能无愧于自己当初的诺言, 就可以称得上是有信义的了。 出处: 《公羊传·僖公十年》...
名言: 食言多矣,能无肥乎? 句意: 人吞回自己说出去的话多了, 能不长胖吗? 出处: 《左传·哀公二十五年》...
名言: 民保于信。 注释: 保: 保护。 句意: 人讲信义才能保全自身。 出处: 《左传·定公十四年》...
名言: 周仁之谓信,率义之谓勇。 注释: 周: 密合, 亲近。率: 遵从。 句意: 合乎仁道的才叫信义, 合乎正义的才算勇敢。 出处: 《左传·哀公十六年》...
名言: 复言,非信也。 句意: 自食其言就不算是信义。 出处: 《左传·哀公十六年》...
名言: 作大事不以信,未尝可也。 句意: 做大事如果不凭信义, 是从来不会成功的。 出处: 《左传·昭公六年》...
名言: 不信以幸,不可再也。 句意: 不讲信义即使侥幸能成功, 以后也不会再有这种事了。 出处: 《左传·昭公十一年》...
名言: 君子有信。 句意: (只有)君子才讲信用。 出处: 《左传·昭公二年》...
名言: 能信不为人下。 句意: 能够坚守信用的人, 就不会居于人下。 出处: 《左传· 昭公元年》...
名言: 信其不可不慎乎! 句意: 对信义不能不谨慎啊! 出处: 《左传·襄公三十年》...
名言: 信者,言之瑞也,善之主也。 注释: 瑞: 祥瑞, 吉祥之兆。 句意: 诚信是语言吉祥的兆头,也是善良行为的根本。 出处: 《左传·襄公九年》...
名言: 求逞志而弃信,志将逞乎?志以发言,言以出信,信以立志,参以定之。 注释: 逞: 得逞, 满足。志: 意志, 思想。 句意: 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背弃信义, 这样做能达到目的吗?人有了思想, 然后才发为言论; 有了言论, 就会有要求言行一致的信义;...
名言: 人所以立,信、知、勇也。 注释: 知: 通“智”。 句意: 人之所以能立身处世, 靠的就是信义、智慧和勇气。 出处: 《左传·成公十七年》...
名言: 口血未干而背之,可乎? 注释: 口血: 古代盟誓要饮血或以血抹在口上。“口血未干”意思是订立盟约不久。 句意: 盟誓订约刚刚结束, 就违背盟约, 这样做难道可以吗? 出处: 《左传·襄公九年》...
名言: 信以守礼, 礼以庇身; 信、礼之亡, 欲免, 得乎? 句意: 信用是用来保持礼义的, 礼义是用来保护身体的; 如果丧失了信用和礼义, 要想避免灾祸, 办得到吗? 出处: 《左传·成公十五年》...
名言: 信以守物。 句意: 用信用可以保持一切。 出处: 《左传·成公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