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注释: 鬼: 古时人认为人死后有灵魂, 称之为鬼。这里指鬼神。 句意: 孔子说:“不应该祭祀的鬼神, 却去祭祀它, 这是谄媚。见到合乎道义的事却不去做, 这是不勇敢的表现。” 出处: 《论语·为...
名言: 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注释: 丰民: 使民众丰衣足食。 句意: 行义的结果, 可以使一个有利的局面出现; 而这有利的局面又可以使民众安居乐业。 出处: 《国语·晋语》...
名言: 贵义而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 注释: 惠: 小恩小惠。 句意: 应该重视礼义而不看重小恩小惠, 相信天道而不信从邪念。 出处: 《春秋谷梁传· 隐公元年》...
名言: 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注释: 民之行也: 人民所遵从的道德规范。 句意: 礼是天地人都必须遵循的准则。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名言: 礼以行义,义以生利,利以平民,政之大节也。 注释: 行: 实行。利: 利益。平: 安定。大节: 重要的法度准则。 句意: 这段话说明了礼之为政的重要性。 出处: 《左传·成公二年》...
名言: 多行不义必自毙。 注释: 义: 仁义。 句意: 多干违背仁义的事必然自取灭亡。 出处: 《左传· 隐公元年》...
名言: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 注释: 经: 治理。序民人: 使老百姓的长幼尊卑排列有序。后嗣: 子孙后代。 句意: 礼的作用, 上可以安邦定国, 下可以序民利后。 出处: 《左传· 隐公十一年》...
名言: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注释: 知: 指明于事理。达德: 通行不变之德。 句意: 知明、仁爱, 勇敢, 是天下通行不变的常德。 出处: 《礼记· 中庸》...
名言: 不义且强,其弊必速。 注释: 不义: 不行仁。强(jiang): 固执。 句意: 不行仁义, 而且固执, 那么其衰败一定很快。 出处: 《左传· 昭公元年》...
名言: 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句意: 人有了礼仪就安稳, 没有礼仪就会走上危险的道路。 出处: 《礼记· 曲礼上》...
名言: 礼节民心,乐和民声。 注释: 节: 调节、调整。和: 调协、调和。 句意: 礼可用来节制民心, 以免其陷于乱想; 乐可用来调和民声, 以免其陷于乱言。 出处: 《礼记·乐记》...
名言: 圣人作, 为父子君臣以为纪纲。 注释: 作: 兴起。纪纲: 法纪纲常。 句意: 有圣人起来替父子君臣制订法纪纲常。 出处: 《礼记·乐记》...
名言: 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 注释: 耜: 古时农具, 即犁头。 句意: 治理国家如果不用礼, 就好比耕田没有犁头。 出处: 《礼记·礼运》...
名言: 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之于方圆也。 注释: 正: 治。衡: 秤。绳墨: 古时木匠打直线的工具。规矩: 画方圆的工 具。 句意: 礼仪对于治理国家来说, 就好象秤之可以衡量轻重, 绳墨之可以衡量曲直、规矩之可以衡量方...
名言: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 注释: 教训: 教育训诫。正俗: 端正习俗。备: 完备, 齐备。 句意: 要使民众懂得道德仁义、接受教训、端正习俗, 就必须运用礼教的方法才行。 出处: 《礼记·曲礼》...
名言: 爱与敬,其政之本与? 注释: 与: 通欤, 语气词。 句意: 爱护百姓敬重长老, 大概是为政的根本吧? 出处: 《礼记·哀公问》...
名言: 仁者人也, 亲亲为大; 义者宜也, 尊贤为大。 注释: 亲: 第一个亲, 动词, 作亲近解; 第二个亲, 名词, 指亲属之人。 句意: 仁, 就是爱人, 以亲近自己的亲人为大(然后亲及他人): 义就是处事得宜, 以尊敬贤者为大(然后推及他人)。 出处: 《...
名言: 古之为政,爱人为大。 注释: 爱人: 爱护人民。大: 最重要。 句意: 古代治理国家, 把爱护民众放在首位。 出处: 《礼记·哀公问》...
名言: 仁者义之本也。 注释: 义: 正义。 句意: 仁爱是正义的根本。 出处: 《礼记·礼运》...
名言: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注释: 幼有所长: 少年人有使之成长的条件。矜(guan): 通“鳏”, 年老无妻者。寡: 丧夫者。孤: 丧父者。独: 丧子者。 句意: 使老年人有好的归宿, 壮年人能发挥其特长, 少年人有使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