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四海之内,合敬同爱。 注释: 四海: 天下。 句意: 愿天下所有的人, 都能互敬互爱。 出处: 《礼记·乐记》...
名言: 利者,义之和也。 注释: 和: 相应的意思。 句意: 有义而后有利, 两者是相应的。 出处: 《周易·乾·文言》...
名言: 仁爱...
【评析】 虞世南诗词名句。出自 《蝉》。意思是:处于高处发出的声音自然就远了,并非是借了秋风的力量。 附原诗: 垂 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
【释义】 古代格言,基本意思同前句。前面的车因故翻车了,后面的车引以为鉴,别再重蹈覆辙——别再翻了车。比喻以往的失败,应该拿来当作教训。 出处: 《荀子·成相》: “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刘向 《说苑·善说》: “前车覆,后车戒。”覆...
名言: 先反间以诱之,再激怒以致之,复设毒以毙之,暑劳以懈之,及出奇以击之,其胜也可预决矣。 注释: 致之: 使敌人发怒。 句意: 先用反间计来诱惑敌人, 再用激将法来使敌人发怒, 还设下毒药来毒害敌人, 利用炎热和劳累造成敌人的懈怠, 最后突出奇...
名言: 用兵贵知己知彼, 而欲知彼, 则必用间乃能知。 注释: 间: 间谍。 句意: 带兵打仗, 很重要的一条就是知己知彼, 要想做到知彼, 就必须使用间谍去侦察。 出处: 清· 朱逢甲《间书》...
名言: 欲知虚实,在先用间。 句意: 要想了解敌人的虚实, 这就取决于使用间谍。 出处: 清·朱逢甲《间书》...
名言: 强而示之以弱,诱敌之法。 句意: 用软弱来掩饰强大, 这是引诱敌人的手段。 出处: 清·朱逢甲《间书》...
名言: 善用兵者,不攻所当攻,攻所不当攻。 句意: 善于指挥作战的人, 不去进攻通常认为是应当进攻的地方, 而去进攻通常认为是不应当进攻的地方。 出处: 清·唐甄《潜书·五形》...
名言: 必用间, 乃能先知敌情; 必用间, 乃能离散敌众也。 注释: 间: 间谍。 句意: 只有利用间谍, 才能预先了解敌人的情况; 只有利用间谍, 才能离间和瓦解敌人的力量。 出处: 清·朱逢甲《间书》...
名言: 善用兵者, 生卒亦胜; 不善用兵者, 练卒亦败。 注释: 生卒: 指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士兵。练卒: 指受过军事训练的士兵。 句意: 善于用兵作战的人, 即使指挥新兵也能获胜; 不善于用兵作战的人, 即使指挥训练有素的士兵也会失败。 出处: 清·唐...
名言: 善用众者,士卒之命执于将军之手;不善用众者,将军之命执于士卒之手。 注释: 执: 掌握。 句意: 善于指挥士兵的, 那么士兵的生命就掌握在将军的手上; 不善于指挥士兵的, 那么将军的生命就只能掌握在士兵的手上了。 出处: 清·唐甄《潜书·仁师...
名言: 胜无定在,制胜在人。 注释: 定在: 指规定在什么地方。 句意: 胜利没有规定从属于哪一方, 克敌制胜的关键在人。 出处: 清·魏源《城守篇·制胜上》...
名言: 善守者守郊原,不善守者守城垣。 注释: 城垣(yuan): 城墙。 句意: 善于打防御战的人防守郊野平原,不善于打防御战的人只防守城墙。 出处: 清·魏源《城守篇·制胜上》...
名言: 战伐因声罪,驱驰为息兵。 注释: 声罪: 声讨罪人。息兵: 消除战乱。 句意: 征战攻伐是为了声讨罪人, 千里奔驰是为了消除战乱。 出处: 清·爱新觉罗·玄烨《瀚海》...
名言: 为将者,能去能就,能柔能刚,能进能退,能弱能强。 注释: 去: 离开。就: 留下。 句意: 做将领的人, 应该能离职能留任, 能和缓能刚直, 能进攻能退缩, 能示弱能争强。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回...
名言: 孤则易折,众则难摧。 句意: 势单力薄就容易遭受挫折, 人多势众就难以被打败。 出处: 清·魏源《城守篇·守御上》...
名言: 朝廷养育军士, 所以防外患; 将帅训练军士, 所以精武艺。 句意: 国家养育军队, 是用来防止外人入侵祸患的发生: 将帅训练士兵, 是让他们精通熟悉进攻和防守的技能。 出处: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二...
名言: 下人成功者,未必皆出其能,皆由主将能导之方略,作其志气。 注释: 下人: 指士兵。作: 鼓励。 句意: 士兵能够成就功业, 不一定都是由于他们有才干, 而是由于主将指挥有方, 作战有谋略, 并能鼓起士兵们作战的勇气。 出处: 明·余继登《典故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