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观览古戒, 反复参考, 无以先入之语为主。 注释: 戒: 指值得警戒的事。 句意: 看看古代值得警戒的事, 反反复复地参照思考, 而不能把先听到的话语作为主旨。 出处: 汉·班固《汉书·息夫躬传》...
名言: 药酒,病之利也;正言,治之药也。 注释: 治: 指治理国家。 句意: 药酒是有利于治病的, 正直的言论是治理国家的良药。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能言》...
名言: 能言而不能行者,国之宝也;能行而不能言者,国之用也。兼此二者,君子也。 句意: 能够发表好的言论但不能亲自去施行的人, 是国家值得爱惜的宝贵人才; 能够做事但不会说话的人, 是国家能派用的人才。能兼得两者之长的人, 是聪明贤达、品行高尚的...
名言: 多见者博, 多闻者知; 距谏者塞, 专己者孤。 注释: 知: 智。距: 拒。专己: 独断专行。 句意: 见得多的人知识广博, 听得多的人聪明; 拒绝别人规劝的人视听闭塞、头脑糊涂, 独断专行的人处境孤立。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刺议》...
名言: 药酒苦于口而利于病, 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句意: 药酒虽然喝起来很苦但对治病有好处, 忠言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对做事却有好处。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国疾》...
名言: 林中多疾风,富贵多谀言。 注释: 疾风: 猛烈的大风。富贵: 指富贵的人群。 句意: 森林中多有猛烈的大风; 富贵的人群中多有阿谀奉承的言辞。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国疾》...
名言: 扁鹊不能治不受针药之疾, 贤圣不能正不食谏诤之君。 注释: 扁鹊: 战国时名医。食: 受纳。 句意: 扁鹊不能治好不接受针炙药物的病人, 聪明贤达的人不能让不接受规劝诤言的君主改邪归正。 出处: 汉·桓宽《盐铁论·相刺》...
名言: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句意: 能做到的不一定能说出来, 能说出来的不一定能做到。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名言: 其誉人也不望其报,恶人也不顾其怨,以便国家利众为务。 注释: 誉: 称赞。恶: 指责。顾: 虑。便: 利。务: 事业。 句意: 称赞他人不期望他人的报答, 指责批评他人不顾虑他人的抱怨,只把利国利民当作自己追求的事业。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
名言: 忠言逆耳利于行, 毒药苦口利于...
名言: 偏听生奸,独任成乱。 注释: 偏听: 只听取一方面意见。独任: 一人专权。 句意: 只听一面之辞, 就会产生奸诈小人; 一人专权, 就会造成祸乱。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邹阳列传》...
名言: 谏者,福也;谀者,贼也。 注释: 谀: 奉承。贼: 祸害。 句意: 直言规劝是福, 阿谀奉承是祸害。 出处: 汉·司马迁《史记·龟策列传》...
名言: 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注释: 貌言: 指虚浮不实的话。华: 花。至言: 中肯深切的言论。甘言: 甜言蜜语。疾: ...
名言: 千羊之皮不若一狐之腋,众人之唯唯不若直士之谔谔。 注释: 腋: 指兽腋下的皮毛。唯唯: 应诺声。谔谔(e): 直言争辩的样子。 句意: 千头羊的皮毛还不如狐狸腋下的一块皮毛, 众人唯唯诺诺不敢违旨还不如劝谏之士的直言抗诤。 出处: 汉·韩婴《韩...
名言: 畏鞭箠之严而不敢谏其父, 非孝子也; 惧斧钺之诛而不敢谏其君, 非忠臣也。 注释: 箠: 棰, 木棍。钺(yue): 一种大斧。 句意: 害怕鞭子和木棍而不敢规劝严厉的父亲, 这就不是孝顺的儿子害怕刀斧诛杀而不敢劝谏自己的君主, 这就不是忠诚的臣下...
名言: 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道谀也;正言直行,指人之过,非毁疵也。 注释: 崇: 推崇。谀(yu): 奉承话。毁疵: 说坏话、挑毛...
名言: 知不用而言,愚也。 句意: 知道自己的言论不被采用而照样发表自己的言论, 是愚蠢的表 现。 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六第一章...
名言: 辞顺然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然后可与言道之极。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瞽,可与言而不与之言谓之隐。 注释: 辞顺: 指说话时声气和缓。色从: 指脸色温顺。极: 准则。瞽(gu): 指人没有观察能力。隐: 指潜藏不露。 句意: 与人言谈, 见他说话声气和缓...
名言: 其无距言, 未必言者之尽可用也, 乃惧距无用而让有用也。 注释: 距: 拒绝。让: 推却。 句意: 不要拒绝进献上来的言论, 并不是这些言论全都可以采用, 而是担心拒绝了无用的言论同时也推却了有用的言论。 出处: 汉·王符《潜夫论· 明暗》...
名言: 治国之道,劝之使谏,宣之使言,然后君明察而治情通矣。 注释: 劝: 鼓励。治情: 有关治理国家的情况。 句意: 治理国家的方法, 在于鼓励人们进献好的意见, 在于宣泄人们的郁积情绪使他们敢于发表言论, 这样以后君主再加以仔细观察, 有关治理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