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君子不言, 言必有中也; 不行, 行必有称也。 注释: 中(zhong): 中肯。称(chen): 得当。 句意: 君子要么不说话, 如果说话就一定中肯; 君子要么不做事, 如果做事就一定得当。 出处: 汉· 杨雄《法言· 君子》...
名言: 若受谏不难,则进谏斯易矣。 注释: 斯: 为, 就是。 句意: 如果接受规劝的一方不难做到虚心听取意见, 那么规劝的一方也就容易做到尽心奉献意见。 出处: 汉·荀悦《申鉴·杂言》...
名言: 君子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闻,则广大矣。 注释: 尊: 尊崇。 句意: 君子如果尊崇他所听到的好的建议, 那就是高明之至了; 如果推行他所听到的好的建议, 那就是福泽广施了。 出处: 汉·戴德《《大戴礼记·曾子疾...
名言: 行必先人,言必后人。 句意: 做事要赶在别人的前头, 说话要落在别人的后头。 出处: 汉·戴德《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名言: 距谏者,虑之所以塞也。 注释: 距: 拒。虑: 指思想。 句意: 拒绝别人的规劝, 是造成思想僵化闭塞的原因。 出处: 汉·戴德《大德礼记·子张问入官》...
名言: 面誉者不忠,饰貌者不情。 注释: 饰貌: 在外表上掩饰的伪装。情: 有真情实意。 句意: 当面说人好话的人不忠诚, 在外表上有所伪装的人没有真情实意。 出处: 汉·戴德《大戴礼记·文王官人》...
名言: 恶言不出于口,烦言不及于己。 注释: 烦言: 侮辱的言词。 句意: 坏话不从自己的口中说出去, 侮辱的言词也就不会落到自己身上来。 出处: 汉·戴德《大戴礼记·曾子本孝》...
名言: 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己。 注释: 忿言: 怨恨的言词。 句意: 坏话不从自己的口中说出去, 怨恨的言词也就不会落到自己的身上来。 出处: 汉·戴德《大戴礼记·曾子大孝》...
名言: 可言而不信,宁无言也。君子终日言,不在尤之中;小人一言,终身为罪。 注释: 信: 实在。尤: 过失。 句意: 可以说的话如果不实在, 宁可不说。君子整天与人言谈, 但不会犯过错; 小人说一句话, 也会一辈子由此而获罪。 出处: 汉·戴德《大戴礼...
名言: 言必有主, 行必有法, 亲人必有方。 注释: 主: 指中心。亲: 近。方: 道。 句意: 说话一定要有一个中心, 做事一定要依照一定的法则, 与人打交道一定要有一个道德标准。 出处: 汉·戴德《大戴礼记· 曾子立事》...
名言: 君子多知而择焉, 博学而算焉, 多言而慎焉。 注释: 算: ...
名言: 君子之言也, 寡而实; 小人之言, 多而虚。 注释: 寡: 少。 句意: 谦谦君子说话不多, 但很实在; 卑鄙小人说话不少, 但很虚妄。 出处: 汉· 刘向《说苑· 谈丛》...
名言: 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两问则不行其难者。 注释: 行: 先。 句意: 君子对是非难以确定的事不发表言论, 对别人未曾提出的问题不发表言论, 对同时问出的两个问题则先从容易的问题开始回答。 出处: 汉·戴德《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名言: 非所言勿言,以避其患。 句意: 不是应该说的话, 就不要说, 这样才可以避开祸患。 出处: 汉·刘向《说苑·谈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