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释义】 古代格言。此句文出自老子的 《道德经》。 智,是自我之智。明,是心灵之明。“知人者”,知于外; “自知者”,明于道。智者,知人不知己,知外不知内; 明者,知己知人,内外皆明。 【评析】 智是显意识,形成于后天,来源于外部世界,是对表面现象...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释义】 古代格言。该句出自 《论语》。在这里 “知”与 “智”相通,智者也就是聪明人。聪明人通晓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仁者也就是仁厚的人。仁厚的人安于义理,仁慈宽容而不易冲动,性情好静就...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释义】 古代格言。意思是学习就像是船只逆水而行,不用力划浆或用力过小,船不但不会前进,反而会倒退。说明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评析】 有故事讲: 宋朝时候,有个人名叫方仲永,五岁的时候就能写诗。他父亲把诗拿给读书人看,大...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释义】 古代格言。语出孔子 《论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做人要不断学习,不感到厌烦; 教育学生要有耐心,不感到疲倦。八个字简简单单,但蕴含的是教师的爱心和耐心。 【评析】 “学而不厌”。作为教师尤其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是学生的示范,我们希望学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释义】 古代格言。此章大意是: 孔子说: “我自己在十五岁时,开始立志于治学; 在三十岁时,初有成就,能够自立了; 到了四十岁时,对所研究的问题都没有任何疑惑了; 到了五十岁时,真正知道人和事物的本质规律了; 到了六十岁时,无论听到什么都无需思索就...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释义】 古代谚语。语出 《增广贤文》,原文为: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雨过天晴”,后经进一步民间创作而成。本意是教育人们不必太计较个人得失,尽量做到 “与人为善”。 【评析】 “忍一时”、“退一步”往往使人们留下更广阔的天地,以应对更复杂的...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释义】 古代格言。意思是: 君子之间的交往是淡然如水,小人之间的交往甘如甜酒。醴,甜酒。出自 《庄子·山木》 “ 且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苦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 【评析】 君子间的交往虽然平淡,却会在你困难的时候如亲人般伸手援助...

诚意功夫唯谨独, 匡时事业贵知人。

名言: 诚意功夫唯谨独, 匡时事业贵知人。 注释: 功夫: 指修身养性, 培养好品行。独: 独断专行。匡时: 匡救时弊。 句意: 修身养性要诚心诚意, 谨防独断专行; 干匡救时弊的大事业, 贵在发现有才能的人。 出处: 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集字联》...

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名言: 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注释: 适用: 指合理使用。 句意: 对人才要注重合理使用, 千万不能过于求全责备。 出处: 清·顾嗣协《杂兴》...

登进不拘一格,则怀才者兴;迁官不以年资,则宣力者奋。

名言: 登进不拘一格,则怀才者兴;迁官不以年资,则宣力者奋。 注释: 登进: 提拔, 推举。兴: 起。迁官: 升官。以: 凭借。宣力: 尽力。奋: 奋进。 句意: 推举人才不局限一定的规矩, 有才能的人就会出现; 升任官吏不凭借年份资格, 尽力做事的人就...

亲贤远佞,不功匪易。

名言: 亲贤远佞,不功匪易。 注释: 佞(ning): 奸邪小人。匪: 非。 句意: 亲近贤人, 疏远奸邪小人, 这事做来并不容易。 出处: 清·陆以湉《冷庐杂识·箴》...

不可载者,不如无车;不可涉者,不如无舟;不能救民者,不如无贤。

名言: 不可载者,不如无车;不可涉者,不如无舟;不能救民者,不如无贤。 注释: 涉: 渡水。 句意: 不能运载东西, 还不如没有车子; 不能渡水, 还不如没有舟船;不能拯救百姓, 还不如没有贤人。 出处: 清·唐甄《潜书·有为》...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名言: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注释: 于: 比。 句意: 新竹长得比旧竹高, 全都是因为有老竹干扶持的结果。 出处: 清·郑燮《新竹》...

世昌则言昌,言昌则才愈昌;世幽则言幽,言幽则才愈幽。

名言: 世昌则言昌,言昌则才愈昌;世幽则言幽,言幽则才愈幽。 注释: 昌: 昌盛, 活跃。幽: 昏暗, 压抑。 句意: 世道昌盛, 思想言论就活跃, 思想言论活跃, 人才就大量出现;世道黑暗, 思想言论就受抑制, 思想言论受抑制, 人才就很少出现。 出处:...

不难于得方而难得用方之医, 不难于立法而难得行法之人。

名言: 不难于得方而难得用方之医, 不难于立法而难得行法之人。 注释: 方: 药方。 句意: 得到治病的药方并不难, 难的是得到会开药方的良医; 制定法律并不难, 难的是得到能坚定不移地执行法律的人。 出处: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

用人者不务取其大而专取小知,则卓荦俊伟之材失之交臂矣。

名言: 用人者不务取其大而专取小知,则卓荦俊伟之材失之交臂矣。 注释: 知: 聪明。卓荦(luo): 特出。 句意: 任用他人的人, 如果不去求取有才能的人, 而专门去寻求只有小聪明的人, 那么那些有杰出才能的人就会当面错过。 出处: 清·魏源《默觚下·治...

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

名言: 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 注释: 辟: 避, 避开。 句意: 使用人, 应该取人的长处, 避开他的短处。 出处: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

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

名言: 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 句意: 不知道别人的短处, 不知道别人的长处, 不知道别人长处中的短处, 不知道别人短处中的长处, 就不能够使用别人, 也不能够教导别人。 出处: 清·魏源...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

名言: 人材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 注释: 置: 废置。匮(kui): 缺乏。 句意: 人才, 越是访求就出现得越多, 越是置之不理就越缺乏。 出处: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

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名言: 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注释: 布衣: 指平民百姓。 句意: 自古以来天下的人才, 都隐藏在平民百姓之中。 出处: 清·屈大均《鲁连台》...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