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 注释: 不肖: 无才能的人。治: 安定。 句意: 有才能的人和无才能的人不混杂在一起, 英明杰出的人才就会来到; 正确和错误分得清楚, 国家就会安定。 出处: 《荀子·王制》...
名言: 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注释: 俊杰: 德才杰出的人。悦: 高兴。 句意: 尊重有道德的人, 使用有才能的人, 德才兼备的人居有官位, 那么天下的有才学的人都会高兴, 愿意为这样的朝廷使用。 出处: 《孟子·公孙丑...
名言: 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 注释: 与人: 让给他人。得人: 得到人才。 句意: 把天下让给他人容易, 而为天下找到人才却很难。 出处: 《孟子·滕文公上》...
名言: 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句意: 左右亲近之人都说某人好, 不可轻信; 众位大夫也都说好, 也不可轻信; 全国的人都说好, 然后去了解考察; 发现他真有才能, 然后再任用他。 出处: 《孟...
名言: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句意: 使有德行的人居于相当的官位, 使有才能的人担任一定的职务。 出处: 《孟子·公孙丑上》...
名言: 无求备于一人。 句意: 不要对一个人求全责备。 出处: 《论语·微子》...
名言: 宽则得众。 句意: 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 出处: 《论语·尧曰》...
名言: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注释: 后生: 后来者, 年轻人。焉: 哪里。 句意: 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 哪里能断定后来者赶不上现在的人呢? 出处: 《论语·子罕》...
名言: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句意: 君子不因为人家有一句话说得好便提拔他, 也不因为他是坏人而鄙弃他的话。 出处: 《论语·卫灵公》...
名言: 用人之力而忘人之功,不可。 句意: 用了别人的主张而忘了他的功绩, 这是不可以的。 出处: 《战国策·赵策三》...
名言: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释: 直: 正直的人。错: 放置。诸: 之于。枉: 邪恶的人。 句意: 选拔正直的人, 把他们放在邪恶的人之上, 百姓就顺服; 如果选拔邪恶的人, 把他们放在正直的人之上, 百姓就不服从。 出处: 《论...
名言: 无功庸者,不敢居高位。 注释: 功庸: 功劳。 句意: 没有功劳的人, 不敢使他处在高官厚禄的位置上。 出处: 《国语·晋语七》...
名言: 国家将败,必用奸人。 句意: 国家将要败亡, 一定是使用奸诈小人的缘故。 出处: 《国语·楚语下》...
名言: 虽楚有材,晋实用之。 句意: 即使楚国有人才, 晋国也完全可以取为己用。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名言: 用其道,不弃其人。 注释: 道: 办法, 主张。 句意: 用了他的办法, 就不能舍弃他这个人。 出处: 《左传·定公九年》...
名言: 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 注释: 称: 推举。谄: 讨好。比: 勾结。偏: 下属。党: 结党。 句意: 推举自己的仇家, 不是为了讨好; 任命自己的儿子, 不是为了勾结; 举荐自己的下属, 不是为了结党营私。 出处: 《左传·...
名言: 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注释: 外: 家族之外。内: 家族之内。 句意: 举荐家族之外的人不舍弃自己的仇家, 举荐家族之内的人也不遗漏自己的亲人。 出处: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
名言: 不以一眚掩大德。 注释: 以: 因。眚(sheng): 过错。 句意: 不要因为有一次过错就抹杀了大的功劳。 出处: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名言: 使能,国之利也。 注释: 使能: 任用有才能的人。 句意: 任用有才能的人, 对国家大有好处。 出处: 《左传·文公六年》...
名言: 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注释: 恶: 指坏处, 缺点。善: 好处, 优点。 句意: 爱一个人同时也要看到他的缺点, 恨一个人同时也要看到他的优点。 出处: 《礼记· 曲礼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