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贵,以公平为规矩,以仁义为准绳。

名言: 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贵,以公平为规矩,以仁义为准绳。 注释: 阿(e): 曲从。 句意: 奖赏不遗漏疏远的人, 惩罚也不曲从于宠臣与权贵, 以公平为准则, 以仁义为依据。 出处: 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魏征上疏》...

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

名言: 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天下之人,蹈道必赏,违之必罚。 注释: 蹈道: 遵循法制。 句意: 法律彻底实行了, 那么是与非都以法律为标准, 天下的人, 遵守法律的一定奖赏, 违反的一定惩罚。 出处: 唐·刘禹锡《天论·上》...

法令之设,所以随时制也。

名言: 法令之设,所以随时制也。 句意: 法令的制定, 是随着时势的变化而定的。 出处: 唐·房玄龄等《晋书·郤诜列传》...

惩其未犯,防其未然。

名言: 惩其未犯,防其未然。 句意: 要惩戒那些尚未犯罪的, 要在罪行还没有发生前就加以防范。 出处: 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名例一》...

听讼不如使勿讼,善断不如使勿乱。

名言: 听讼不如使勿讼,善断不如使勿乱。 句意: 听取讼事不如使讼者不讼, 善于判决断案不如让社会安定不生动乱。 出处: 唐·马总《意林·周生烈子》...

以刑止刑,以杀止杀。

名言: 以刑止刑,以杀止杀。 句意: 实施刑罚是为了以后不用刑罚, 执行死刑是为了以后不再有人触犯死刑律条。 出处: 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名例一》...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

名言: 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 句意: 法律一经制订, 有违犯法律的就一定要惩治; 命令一经发出, 只有坚决执行而不能收回。 出处: 唐·王勃《上刘右相书》...

刑罚不可弛于国, 笞捶不得废于家。

名言: 刑罚不可弛于国, 笞捶不得废于家。 句意: 国家不能废除刑罚, 就象治家少不了要鞭子板子的体罚一样。 出处: 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名例一》...

刑靡定法, 律无正条, 徽纆妄施, 手足安措。

名言: 刑靡定法, 律无正条, 徽纆妄施, 手足安措。 注释: 徽纆: 拘执犯人的绳索。 句意: 刑罚没有一个规定的法律准则, 条律又不成文, 动不动就乱抓人, 叫人怎么措手足? 出处: 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表》...

德礼为政教之本, 刑法为治教之用。

名言: 德礼为政教之本, 刑法为治教之用。 句意: 道德礼仪是政治教化的根本, 刑法是为着教化服务的。 出处: 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名例一》...

作法于治,其弊犹乱;作法于乱,谁能救之。

名言: 作法于治,其弊犹乱;作法于乱,谁能救之。 句意: 在治世制订法律时, 它的缺点是不恰当还能产生动乱不安定, 那么在混乱时制订的法律, 又有谁能将它补救得完善呢! 出处: 唐·房玄龄等《晋书·孝怀帝孝愍帝纪》...

狱者: 人命之所悬也, 不可以不慎。

名言: 狱者: 人命之所悬也, 不可以不慎。 句意: 讼狱司法, 是牵涉到人命的大事, 不可以不谨慎。 出处: 唐·房玄龄等《晋书·慕容廆载》...

为威不强还自亡,立法不明还自伤。

名言: 为威不强还自亡,立法不明还自伤。 句意: 在权威的位置上而不强, 仍然要灭亡, 制订法律而不明确还是会使法律受到伤害。 出处: 唐·魏征《群书治要·新语》...

刑者,政之末节也。

名言: 刑者,政之末节也。 句意: 刑罚, 是政治生活中的微小细节。 出处: 唐·陈子昂《陈子昂集·谏用刑书》...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