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人不知,患不知人也。

【释义】 古代格言。此句原文为: 子曰: “ 不患人之不知,患不知人也。 ” 【译文】 孔子说: “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只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评析】 别人不了解我,我还是我,于我自己并没有什么损失。所以,“人不知而不愠”,不值得忧虑,更没有...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释义】 古代格言。原意为: 人们用铜做成镜子,可以用来整理衣帽; 将历史做为镜子,可以观察到朝代的兴衰交替; 将人比做一面镜子,可以知晓自己行为的得失。 【评析】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悼念魏征时所说的。魏征去世后,唐太宗极为思念,感慨地说: “夫以铜...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释义】 成语典故: 用某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某人自己。 成语出处: 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 “故君子之治人也,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清·陈忱 《水浒后传》第二十二回: “况这班奸党,不知屈害多少忠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

以财为草,以身为宝。

【释义】 这是句民间俗语,讲的是: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多财非福,健康第一。”无论什么时候,身体健康是第一位的事! 这句警训对于不要命的 “守财奴”来说,不知有用否?...

以近知远,以微知著。

【评析】 古代格言。意思是: 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它的实质。 以: 用,根据。根据近的可以推知远的。微:微小;著:显著。 该句出自 《荀子·非相》: “ 以近知远, 以一知万, 以微知明 ,此之谓也。” 【原著与作者简介】 《荀子》...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释义】 古代格言。意思是: 在一片树林里,要是有哪棵树长得太高而突出于其它的树木,大风刮过来必定最容易催断这棵突出的树,告诫人们: 不要太过分在众人里出风头,风头出多了,必将遭到外部势力的首先发难。 这句话原出自三国魏人李康的 《运命论》:...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释义】 古代格言。其意是: 真正的君子用道义去交朋友,通过交友辅助仁德。“文”包括了文化思想。以文会友,实际上是指以道义而结交朋友 出自 《论语》。原文: 子曰: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曾子曰:“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 【评析...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释义】 古代格言。从: 顺随。顺随善良象登山一样,顺随恶行象山崩一样。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出自: 汉·张纮临困授子靖留笺》: “传曰: ‘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言善之难也。” 【评析】 这里介绍一篇 《北京日报》刊登湖南作家王开林先生的...

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释义】 民间谚语。这句话很有哲理性。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方便了别人的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方便。当代雷锋郭明义也说: 帮助了别人,快乐了自己。 【评析】 读此谚语,不仅使我们想起许多美丽的故事,其中一例为: 一个盲人住在一栋楼里。每天晚上他都会...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评析】 古代格言。意思是: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长与短,大与小,只能是相对的。人们看事物一定要辩证地、全面地去看,切忌片面性和形而上学。 尺有所短意思是,最好的东西或者再了不起的人也会有不足之处。寸有所长意思是,最微小的东西都有它特别的用...

太强必折,太张必缺。

【评析】 古代格言。该句意思是: 凡事要做到恰当之处,切勿过了头。类似的谚语很多,如: 过头饭别吃,过头话别说。衰为盛之终,盛为衰之始。 话不要说死,路不要走绝。过分讲死理,道理变谬误。 【原著简介】 《六韬》又称 《太公六韬》 《太公兵法》,是...

内要伶俐,外要痴呆。

【释义】 民间谚语。这句话的意思是,教人做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内心应该灵活,外表又像是傻傻的。 【评析】 如何做人?这就是做人的诀窍!人们可以在 《红楼梦》中不难发现这样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你可以发现这样的人很讨人喜欢,往往这样的人也升迁得更快...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释义】 古代格言。该句意思是说: 人只要有毅力,“勤”字当头,就能把事情做成功。 【评析】 这里的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是用来比喻日积月累,积小为大,积少成多的意思。至于这话的来源,还可上溯到汉代。 据《汉书·枚乘传》载: 西汉辞赋家枚乘在...

水深流慢,贵人语迟。

【释义】 民间谚语。水由于深而流动起来就显得缓慢,不像清浅的溪水那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人由于地位尊贵,说话的时候要经过反复思考,不能轻易表态,说话时也要字斟句酌,要力求准确无误,不能像普通人那样,有啥说啥,更不能信口开河,口无遮拦。所以...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评析】 古代格言。这句格言最早见于战国时期哲人荀子的《王制篇》: “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 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在初唐,以唐太宗李世民为代表的执政者,“民为邦本” 的传统已经化为明确概念,提了出来作为他...

风无常顺,兵无常胜。

【评析】 民间谚语。其意很明白。 天有不测风云,胜败乃兵家常事。顺利不顺利,胜利失败,起起伏伏,曲曲折折,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人们怀有有善良的愿望,希望事事“顺、胜”,但世界上哪有那么多好事?...

能执无为,故能使众为也。

(分职) 居上位的人,如果能掌握无为而治的奥妙,必定能使人民受到策励而自动自发,听其所使,为其所用。...

义利之和。

(无义) 利,必须先与义相和燮。合乎义理的才能求...

狸处堂而众鼠散。

(贵富) 如果有一只大猫守护在大堂中,所有的老鼠都会逃匿得无影无踪。这就是说,如果有一个正直贤良的忠志之士,处于庙堂,那么奸佞小人亦将自惭形秽,自动规避。 “狸”;狸奴,猫的异名。...

无术之智(不教之能)。

(不二) 无术之智,是指对作人治事没有裨助的一种知识和智慧。人的智慧,一种是经由先觉训导研习而得;一种则是不待教诲,随生俱来,因岁月而积增的。前者有裨于世道人心,后者则不必有益于治事治学。...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