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无私怒。

(昭公二十六年) 战争的目的在为大众。若是为了私人的怨尤和競取功名而战,那就有违战阵的本旨了。...

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

(昭公二十四年) 弃妇对自己织布的纺线,不甚着急,反而忧虑祖国周的覆亡。 此话在说明不在官位的人,对国事仍然极为挂念。 “嫠”是未亡人。...

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昭公二十五年) 礼是天地人三者共通之道。日、月、星、辰灿烂的闪烁,是天之礼。山、水、草、木生殖繁茂,是地之礼。守礼的人就必模仿天地之礼。 “经”是常道。“义”是事之宜,适宜之意。...

释甲执冰而踞。

(昭公二十五年) 脱掉甲胄,把箭筒的盖子拿来掬水,这种军队已没有作战的意志了。 “冰”是箭筒的盖。...

守道不如守官。

(昭公二十年) 想坚守道德就必须保重官位,没有比固守官位更能保有道德了,因为居官始可以化民。...

政宽则民慢。

(昭公二十年) 政治过于宽柔,老百姓就会轻慢居上位者。...

天道远,人道迩。

(昭公十八年) 天道和天理对我们来说是很远的,相较之下,人和事仿佛就在身边,非常贴切。意思就是说,知人道易,窥天道难。必须先知人道,从易而推知天道。...

夫学殖也。

(昭公十八年) 学问好象种植草木,使草木生长更为繁殖茂盛。又比喻学之进德,如农之殖苗,日增而月益也。 学问使人的内涵慢慢丰富,让人生变得多彩多姿。“学”、“殖”韵相通。...

无过乱门。

(昭公十九年) 不要走近混乱的家庭,否则一定有灾害降临身上。...

牛虽瘠债于豚上,其畏不死。

(昭公十三年) 牛不管怎么瘦,要是倒在猪身上,猪总是会害怕的,有的还会被牛压死。 大的东西要倒下时,其发出的威力是相当的大。...

弃旧不祥。

(昭公十五年) 因为用不上就把旧的东西任意抛弃,这是不妥当。 同理,对于故旧或骨肉至亲,没理由的疏远,也是不可以的。...

大福不再,祗取辱焉。

(昭公十三年) 幸运是不会来第二次的,若一味的守株待兔,奢望幸运之再来,难免自取其辱。...

择子莫如父,择臣莫如君。

(昭公十一年) 儿子的好坏,最清楚的莫过于父亲,臣子的忠、奸,最了解的莫过于国君。...

末大必折,尾大不掉。

(昭公十一年) 若树木的枝叶繁茂,而树干细弱,一定会折断。若野兽的身体小,尾巴大,那么尾巴就不能摇摆自如。 臣下的势力太强大,国家一定会败亡。 “尾大不掉”这句话导源于此。...

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负荷。

(昭公七年) 父亲能砍柴,孩子不一定能背负得起。 父亲所创下的事业基础,儿子不一定能保守得...

币重而言甘,诱我也。

(昭公十一年) 带了很多礼物并且以甜言蜜语来拜访的人,必定是来引诱我的,须特别注意他。...

不思亲,祖不归也。

(昭公十一年) 对不思念父母亲的儿子,他们的祖宗也不会接受所供奉的祭品。...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