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谟) 任用贤臣时,不要为小人谗言所迷惑困扰;要祛除邪恶,不要踌躇,专心信任贤者。 这是益所说为政治民的方法。...
(大禹谟) 消除邪恶,勿犹疑不决。惟有能很坚决的去消除邪恶,才能消弥邪恶,正义才能抬头。...
(大禹谟) 舜说不要虐待境遇凄凉,孤苦无助的人。 “无告”指鳏寡孤独的人。...
(大禹谟) 顺应天理常道,一切境遇都能吉祥顺遂。违背常道行事,时运就会乖戾凶险。报应的显灵,像影子跟随形体,声音相应和那样迅速。...
(大禹谟) 虞舜说,有好的言语,要使它显扬在外面,不要隐蔽起来。换言之,只要是善言,不管是谁说的,都要很快的去采用它,不可遗漏。...
(大禹谟) 国君要能采集善言,并且任用贤人。使四野隐逸的贤人都能为朝廷做事,不可遗漏任何一个。 真正的仁君,能使隐逸的贤者出任官职,万物各得其所,天下才能安定。...
(大禹谟) 不要固执自己的意见,当别人的意见比自己卓越时,就应当采纳这种好的意见。 舜训勉禹,要广泛的采纳良好意见。...
(舜典) “栗”是严厉而且有威仪。教化人民,要很宽大,而且非常严格正直。这是舜对夔所提的教育德目。...
(舜典) “亮”是辅助的意思。“天功”指符合天意的事功。这是舜对臣子所说的话,要臣子能谨慎的忠于职守,顺着天意来推行政令,才能使百姓安居乐业。...
(大禹谟) 做国君的为民谋福,应时时警惕自己,以为人民的楷模;为臣子的要忠于职守,百姓才会被感化,而遵行道德。这是禹陈述舜意旨所说的话。 “后”指君王。“敏德”是说对道德反应敏锐,积极向善而不踌躇。“乂”是安定的意思。...
(舜典) “五教”指五常之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舜说:“契,人民不和睦,父子兄弟都不融洽。你作司徒,要谨慎的施行五常教化,宽容而不要以威胁慑服人。” “司徒”是三公之一,掌管人民教化。这是舜命契为司徒时所说的话...
(舜典) 舜命夔为典乐之官,要他以音乐感化人民,要正直而且温和,使人民在无形中受到教化。 参考:“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舜典) 为政之道,在于安抚远处的人民,并亲爱近处的人民,使他们都能归服于自己。 参考“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舜典) “庸”指做事的实际功效。考察诸侯的实际政绩,给予相当的车服,以资表彰。 古时以车服赐臣,车服有等级的区分。...
(舜典) 尧能询问四方诸侯的意见,打开四方的城门,以求对四方消息听得更真切,对四方的民情更周详。 说明尧帝能广泛的博取众见,为人民谋福利。 参考“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
(舜典) 要解决民生问题,首先要了解民生疾苦。因为要询问于四方的诸侯尊长,打开四面的城门;四门既开,见闻增广,对人民所向往的,才会有实际的了解。...
(舜典) 虞舜在位,每五年巡行诸侯国一次,其他四年,则由诸侯分别来朝见。朝见时,使诸侯能普遍发表言论;然后从他们的言论中,明确的考察他们的政绩,并分别赏罚之。 参考:“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舜典) “在”是察看。“璇”是美玉。“玑”指浑天仪。“七政”指日月五星(金木水火上)。叙述舜在继承尧之帝位时,用美玉所做的浑天仪,观察日月五星运行的法则,作为人民稼穑农事的依据。 虞舜仁慈爱民,察看天体运行之道以利民生。...
(尧典) 尧求贤人以继其位,四方诸侯推举虞舜。舜是絪叟的儿子,他的父亲很顽劣,母亲很嚣张荒谬,弟弟象又傲慢无礼。舜仍能克尽孝道,使一家人处得很和谐。并以孝道来修身自治,而感化那些邪恶的。 “蒸蒸”形容道德美好深厚。表示舜对父母兄弟克尽孝友,循...
(舜典) “四门”指京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诸侯观见由此四门而入。表示舜的德业非常盛大,诸侯在四门接受款待,宾客也都能恭敬有礼 “穆穆”是和谐恭敬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