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语出《礼记·中庸》。处在上位,不欺凌下级;处在下位,不攀附上级。说明领导者应当端正自持,无论是讨好上级,还是欺凌下级,都是不足取的。陵:通“凌”,欺凌。援:攀附。...
【名句】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知道自己有不足之处,就喜欢学习;耻于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求教,就会满足于已有的成绩而不思进...
【名句】与其位,勿夺其职,任以事,勿间以言 语出宋代陈亮《论开诚之道》。给了他官位,就不要抢行其职权;让他负责事务,就不要参与发表意见。说明使用人才应当是使其有职有权,不要指手画脚或者代行其事。...
【名句】矢疾不过二里也,步之迟,百舍不休,千里可致 语出《淮南子·说林训》。箭飞得再快也不会飞过二里地,步行虽慢,如果前进不止,即使千里之外的地方也能到达。说明做事贵在持之以恒。...
【名句】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语出汉代王充《论衡·实知》。不学习自己就知道,不请教自己就明白,从古到今还没有这样的事情。说明人不能生而知之,人的知识是通过学习获得的。...
【名句】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 语出《荀子·王霸》。如果君主善于抓要领,那么各种事情都会被处理得细密完备;如果君主喜好样样都抓,那么什么事情都会荒废。要:指要领,纲要。详:细密;完备。荒:荒废。...
【名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语出《宋史·王安石传》。天象的变异不值得畏惧,先辈的做法不值得效法,众人的议论不值得属意。说明为政贵在因时因事制宜,而不能拘泥于故制,为天变和人言所惑。...
【名句】切莫呕心并剔肺,须知妙语出天然 语出明代都穆《学诗》诗之一。千万不要劳心苦思,搜索枯肠,要知道,漂亮的语句是出乎自然的。说明写诗不能命意求奇,只有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才可能创作出真正的奇言妙语。...
【名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语出《论语·子罕》。可以使三军丧失主帅,而不能让一个普通的人放弃自己的志向。是指具有崇高信仰、坚定志向的人,是不可能使其改变本志的。三军:军队的统称。匹夫:泛指普通的人。...
【名句】年年天马至,岁岁酪奴忙 语出清代顾炎武《自大同到西口》诗之三。年年把西域的骏马赶来换取茶叶,所以茶农也就年年更加繁忙了。两句诗反映各民族之间友好相处及互通有无的贸易情况。天马:古代西域骏马。酪奴:茶的别名。...
【名句】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语出唐代白居易《杜陵叟》诗。残民生夺民物的便是豺狼,何必非是长有尖如钩子的爪子、利如锯齿的牙齿、直接饮血食肉呢!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的无比愤怒。...
【名句】朝槿不吹而自零,黄菊日吹而不落 语出明代庄元臣《叔苴子内篇》卷五。木槿花早晨开放,到傍晚用不着风吹它自己就会凋零;菊花秋天开放,即使天天风吹,它也不会谢落。比喻俗人无常性,大丈夫则有不可夺易之志。...
【名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尊敬自己的老人,并把这种尊敬推及别人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并把这种爱护推及别人的孩子。说明推广恩惠、爱护百姓的道理。...
【名句】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法以砥焉,化愚为智 语出唐代刘禹锡《砥石赋》。石头用来磨砺,可使不锋利变得十分锋利;法治之使用,可变蠢笨为智慧。说明必须实行法治。砥:磨砺,利用。钝:不锋利。...
【名句】流水淘沙不暂停,前波未灭后波生 语出唐代刘禹锡《浪淘沙》词之九。江水滔滔,片刻不停地洗着泥沙,前面的浪头还没落下,后面的浪头就起来了。两句诗形象地说明了时光不会滞留、历史总在延续的客观规律。...
【名句】比于善者,自进之阶;比于恶者,自退之原也 语出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向好人看齐,这是自身上进的阶梯;向坏人看齐,这是自身退步的根源。说明人应当向好人学习而不能向坏人看齐。...
【名句】世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 语出战国屈原《卜居》。世道混浊不清,蝉的翅膀成了重的,千万斤重的东西反而成了轻的。形容是非颠倒,小人得重用,贤人被轻视。钧: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名句】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 语出宋代王安石《与舍弟华藏院此君亭咏竹》诗。人们喜爱竹子生下来便瘦削挺直,竹子也称许自己是老而益刚的超拔之材。两句诗寄寓了作者自己的追求:平生端直,老而益刚。...
【名句】千日行善,善犹不足;一日行恶,恶自有余 语出明代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八回。做上一千天的好事,好事还算不上多;做上一天的坏事,坏事就算有余了。形容好事要永远做下去,坏事一件也不能做。...
【名句】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 语出《韩非子·说林上》。长得美的人,自以为美,我不认为他美;长得丑的人,自以为丑,我不认为他丑。说明谦虚是人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