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语出战国屈原《九歌·国殇》。身佩长剑手持秦弓,被杀头心志也不改变。歌颂为国牺牲的战士们誓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和高尚品质。秦弓:指最强的弓,古代以秦国制造的弓最为强劲。...
【名句】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语出唐代李白《子夜吴歌》诗之三。秋风萧瑟,吹不散思妇们对远戍边关的丈夫的思念之情。...
【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语出宋代苏轼《水调歌头》词。人生在世,有悲愁也有欢乐,有分别也有团聚;月亮也是或阴或晴,或圆或缺,这些事情,就是在遥远的古代,也是难以周全的。...
【名句】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 语出明代张家玉《军中夜感》诗。跃马杀敌,然后马革裹尸而还,这在英雄来说是常事;即使死了,也终要让自己在史册上留下一个美名。两句诗抒发了作者奋战卫国的豪情壮志。...
【名句】凌冬不改青坚节,冒雪何妨色更苍 语出宋代朱淑真《竹》(一作《咏竹》)诗。严冬不能使它改变青色的骨节,霜雪不能妨碍它颜色更加苍翠。两句诗描绘了青竹冒雪斗寒的雄姿,暗含了对威武不屈理想人格的由衷赞叹。...
【名句】反其意而用之 语出宋代严有翼《艺苑雌黄》。按照材料原有意义的反方向加以运用。一般指把成语、典故的意义从反面加以运用,文艺创作中也指有所创新。其全句为“文人用故事,有直用其事者,有反其意而用之者”。反映了一种求异的思维方式。...
【名句】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语出汉代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人总有一死,有的比泰山重,有的比大雁的羽毛还轻。比喻人死的意义轻重悬殊甚大。现多用以说明人死应该死得有价值,有意义。...
【名句】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语出《荀子·大略》。上天化育人民,不是为了君主;上天设立君主,却是为了人民。说明君主是上天安排、用以服务于人民的,不应该是人民的压迫者。...
【名句】民讫自若,是多盘 语出《书·秦誓》。人们终究要听从别人的劝告,这才会得到快乐。讫:终止。若:顺从。是:代词,这。盘:乐。...
【名句】官不及私昵,惟其能;爵罔及恶德,惟其贤 语出《书·说命中》。意思是不任用自己宠幸的人为官,只任用有才能的人;爵位不赏赐给品德恶劣的人,只赐予贤良的人。私昵:亲近宠幸的人。罔:不。...
【名句】惧则思,思则通微;惧则慎,慎则不败 语出明代张居正《赠毕石庵先生宰朝邑叙》。敬畏,就会思考,思考,就会通晓一切;敬畏,就会谨慎,谨慎,就会事事成功。说明人必须用心敬畏,而不能粗心大意。...
【名句】诗之外有事,诗之中有人 语出清代黄遵宪《人境庐诗草自序》。一篇好的诗歌,可以从中领略社会现实和时代风貌,并能深入地了解其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精神面貌。说明文章应当“合为时而著”,反映了作者现实主义的文学思想。...
【名句】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语出晋代李密《陈情表》。就像日落西山,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比喻人接近死亡,也比喻反动势力接近灭亡。奄奄:气息微弱。危浅:垂危。...
【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语出唐代杜甫《登高》诗。树叶萧萧落下,漫无边际;长江滚滚而来,茫无尽头。二句诗是从大处写秋景,暗含有慨叹人生易老的意思。现常用来说明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规律。...
【名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语出晋代陶渊明《饮酒》诗之五。身居大自然,这里面有不可言传的妙趣真意,想要解说,却忘记了如何去说。两句诗原是作者赞誉隐居生活之语,现用以说明诗文简洁的文字里隐藏着不可言传的内涵和情趣。...
【名句】健责天下之愚者,己之未贤也;健责天下之迷者,己之未明也 语出《亢仓子·训道》。好斥责天下人愚蠢的,他自己也不聪明;好斥责天下人糊涂的,他自己也不明白。...
【名句】自视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语出《老子》二十四章。仅靠自己的眼睛来看,反而看不明白;自以为是的人,反而分不清是非。这是对囿于己见、自以为是者的批评。主观武断的人往往把是非曲直弄错,应该从中得到教训。彰:明显,清楚。...
【名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摧 语出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诗之一。年轻的时候离开家乡,到垂老之年才终于回来;虽然家乡口音没有改变,可毛发却脱落了。两句诗写出了作者长年客居他乡,年华流逝的伤感情绪。...
【名句】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 语出晋代陆机《文赋》。文思生发于内心创作的欲望,如风飞扬;言语发于唇齿之间,如清泉汩汩而流。两句话以贴切的比喻形容才思敏捷,文笔流畅,同时也说明以一己之笔写一己之心的道理。...
【名句】有地君国而不务耕芸,寄生之君也 语出《管子·八观》。拥有土地统治国家而不重视抓农业生产,这样的国君就是寄生的国君。强调统治者应重农务本。君国:统治国家。君,统治,主宰。耕芸:即耕耘。芸,通“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