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唯能下,故川泽之水归之;人君唯能下,故天下之善归之

【名句】海唯能下,故川泽之水归之;人君唯能下,故天下之善归之 语出清代唐甄《潜书·抑尊》。大海只是因为自甘低下,所以长江大河能纷纷汇入;人君只是因为自甘低下,所以种种善美能集于一身。说明统治者只有虚心待人,才会赢得天下人的赞美,从而才会使天...

人材,论于太平之时则贵文,论于御侮之时则贵武,论于狱讼钱谷则贵廉,论于危国亡世则贵节

【名句】人材,论于太平之时则贵文,论于御侮之时则贵武,论于狱讼钱谷则贵廉,论于危国亡世则贵节 语出明代《云槐精舍语》卷二。选用人才,在天下太平之时最看重能治国安民的,在抵御外侮时最看重能领兵打仗的,在处理纠纷、料理钱谷时最看重廉洁的,在国家...

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名句】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 语出《礼记·乐记》。意思是音乐,是圣人所喜欢的,而且可以使民心向善。它感人至深,能移风易俗,所以古代帝王设立乐教来教化人民。著:立。...

行坦途者肆而忽,故疾走则蹶;行险途者畏而惧,故徐步则不跌

【名句】行坦途者肆而忽,故疾走则蹶;行险途者畏而惧,故徐步则不跌 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在平坦道路上行走的人放纵自己而脚下不留意,这样,走快了就会摔跤;在艰险的道路上行走的人有所戒备而出脚很小心,故而走得很慢,跌不了跟头。说明越是平易的地...

恃勇者乱,乱必亡;恃才者凌,凌必伤;恃壮者纵,纵必夭;恃势者骄,骄必戕

【名句】恃勇者乱,乱必亡;恃才者凌,凌必伤;恃壮者纵,纵必夭;恃势者骄,骄必戕 语出明代李梦阳《空同子·论学下篇》。自恃勇敢的人一定会妄为,妄为一定丧生;自恃有才的人一定会盛气凌人,盛气凌人一定殃及自身;自恃强壮的人一定会纵情恣欲,纵情恣欲一...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名句】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语出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加恩于人时,要想想不要因为一时高兴而赏赐不当;惩治人的时候,要想想不要因为一时恼怒而滥用刑罚。说明行赏施罚必须允当,不能凭一时冲动。...

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然后能修,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名句】志忍私然后能公,行忍情然后能修,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语出《荀子·儒效》。在意志上能够抑制私欲然后才能成为公,在行为上能抑制感情然后才能有好的品质,聪明并且善于请教别人然后才能成为有才能的人。忍:抑制自己的感情,使不显露出来。知:通“智...

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

【名句】欲穷大地三千界,须上高峰八百盘 语出宋代刘过《登白云绝顶》诗。要想把天下各个地方一览无余,就得盘盘绕绕,登上最高的山峰。比喻要想看得远,必须站得高。穷:穷尽,一览无余。三千界:各个边界。三千,系夸张而言,非实数。八百盘:许多层盘山道...

其计乃可用,不羞其位;其言可行,而不责其辩

【名句】其计乃可用,不羞其位;其言可行,而不责其辩 语出《淮南子·主术训》。如果他的计谋可用,就不要因其地位低下而耻于采纳;如果他的话可以实行,就不要责难他善于巧言。说明君主不应以贵贱尊卑论是非,而应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羞:通“丑”,以为耻...

守文之代,德高者位尊;仓卒之时,功多者赏厚

【名句】守文之代,德高者位尊;仓卒之时,功多者赏厚 语出三国桓范《荐徐宣》。治平之时,品德崇高的人地位尊贵;争战之时,劳苦功高的人奖赏丰厚。说明社会安定的时候选用人才应注重德行,战争发生后则应注重才能。守文:遵守成法,此指社会秩序安定。...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名句】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语出《论语·学而》。我每天从三个方面检查我自己:为别人操心办事忠诚不忠诚?同朋友交往诚实不诚实?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没有?此句言人应对自己严格要求。三省:以“忠”、“信”、“习”三...

人不可以不闻道,而道亦未尝不可闻也。用一时之力则有一时之功,用一日之力则有一日之功

【名句】人不可以不闻道,而道亦未尝不可闻也。用一时之力则有一时之功,用一日之力则有一日之功 语出明代吴与弼《与傅秉彝书》。人不能不领会道理,而道理也并不是不能领会的。你用上一时的功力就会有一时的收获,用上一天的功力就会有一天的收获。说明人应...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名句】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语出《礼记·大学》。老百姓喜欢什么,当权者就喜欢什么;老百姓厌恶什么,当权者就厌恶什么,这才称得上老百姓的父母。说明当权者关心人民疾苦,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好:喜爱。恶:憎恨,厌恶。...

抱火措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也

【名句】抱火措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也 语出汉代贾谊《新书·数宁》。把火种放在成堆的柴草下面,而在柴草之上睡觉,在火还没有烧起来的时候,就认为安全,这是只顾眼前的安全。比喻君主治国不可苟且求安,应重视正在酝酿着的危机...

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名句】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语出战国屈原《九章·怀沙》。村里的群狗狂吠,是因为它们看到了奇怪的东西。诽谤英雄怀疑豪杰,原本是庸人的惯伎。此句以群犬狂吠喻指小人对俊杰的诽谤,表现对嫉贤妒能者的鄙视。邑:泛指村落。非:通...

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阴行者必有昭名

【名句】有阴德者必有阳报,有阴行者必有昭名 语出《淮南子·人间训》。暗中施德于人的一定能获得显明的报答,暗中修养品行的一定能获得显赫的声名。说明人应当积阴德、修阴行。阴德:是指暗中施德于人。阳报:显明的报答。阴行:是指暗中修养品行。昭名:显...

周公恐惧流官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名句】周公恐惧流官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语出唐代白居易《放言》诗之三。周公曾被人怀疑篡位而退身东避,王莽在篡汉前曾给人一种谦恭下士的印象,假如他们都是在这种时候去世,那么谁真谁伪,谁还能分辨清楚?说明了解一个...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名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语出三国曹操《短歌行》。只要像周公“一饭三吐哺”那样对待贤人,就会得到天下人的拥戴。说明礼贤下士,广揽人才,才能使民心归附。周公:西周时期的政治家,姬姓,名旦,亦称叔旦,周武王之弟。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

乘理虽死而匪亡,违义虽生而匪存

【名句】乘理虽死而匪亡,违义虽生而匪存 语出汉代赵壹《刺世嫉邪赋》。遵循正理即使死了也将和活着一样,违背大义即使活着也不说是一具行尸走肉。说明人生在世,必须坚持正义,端直行事,而不可苟苟且且,了此一生,这样才能够虽死犹生,名扬千古。...

君人者必有敢言之臣,在上位者必有敢言之士,如是,即虑日益进而智益生矣

【名句】君人者必有敢言之臣,在上位者必有敢言之士,如是,即虑日益进而智益生矣 语出汉代袁康《越绝书·越绝请籴内传》。做国君的一定要有能够直言进谏的大臣,做上级的一定要有能够直言进谏的下级,果如此,那么考虑问题就会一天比一天有长进,而智慧也就...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