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 语出《韩非子·安危》。国家的平安和危险在于君主能不能分清是非,而不在于力量的强弱;国家的存在和灭亡在于君主是徒有虚名还是掌握了实权,而不在于手中人数的多少。说明国家的安危在于国君能否以...
【名句】此恨无人共说。还立尽黄昏,寸心空切 语出宋代阮逸女《花心动·春词》。深闺愁思又能对谁诉说。独自一人站在夕阳中嗟叹怅望,郁结心中的相思又有谁知道呢。几句词以“立...
【名句】口腹不节,致病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饮食没有节制,这是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心里尽是些歪门邪道,这是招致杀身之祸的因由。说明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应注意饮食有节,这样才会有健康的身体;注意加强思想意识方面的修养,...
【名句】君子与君子以同道同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语出宋代欧阳修《朋党论》。君子与君子因为具有共同的志向而结为朋友,小人与小人因为具有共同的利益而结为朋友。两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君子之交与小人之交的根本区别所在。同道:志同道合;追求相同。...
【名句】农家极劳苦,岁岂恒稔熟。能知稼穑艰,天下自蒙福 语出元代赵孟頫《题耕织图》诗。农民是非常辛劳困苦的,哪能经常是丰收年呢!只要上面能知道种田人的艰难,天下人自然就会蒙受福恩了。四句诗反映作者对农事艰辛的关切之情。稔熟:丰收。...
【名句】百官各处其职,治其事,以待主,主无不安矣。以此治国,国无不利矣;以此备患,患无由至矣 语出《吕氏春秋·圜道》。官员们都各自处在自己的岗位上,治理自己分内的事。以此对待君主,君主没有不安宁的;以此来治理国家,国家没有不富强的,以此来防...
【名句】君子不器,不以一能而盈诸身;及其使人也,器之,不以众能而责诸人 语出宋代杨万里《庸言》。君子不似一件器物,他不因为有一种专长而满足于自身;至于使用人的时候,则像使用一件器物那样,并不责求他具备多种才能。说明君子责己多能而责人专能。...
【名句】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 语出清代徐大椿《用药如用兵论》。疾病造成的危害,小病将会耗损人的元气,大病就要伤害人的生命,这种疾病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就像有一个敌对国家形成的隐患一样严重。说明有病应及时治疗,否则会对身...
【名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语出《孟子·告子上》。生命是我所喜爱的,义也是我所喜爱的,如果二者不能同时并有,就牺牲生命而选取义。后以“舍生取义”称颂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的行为。...
【名句】天下之患莫大于有所恃:恃财者终以财败,恃势者终以势败,恃智者终以智败,恃力者终以力败 语出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丁一士》。天下的灾患没有比有所仗恃更大的了:仗恃有钱财的最终要因为钱财而败亡,仗恃有权势的最终要因为权势而败亡,仗恃有...
【名句】有贤豪之士,不须限于下位;有智略之人,不必试以弓马;有山林之杰,不可薄其贫贱 语出宋代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有才德出众之士,不应当因其在下位而不用;有智谋过人之士,不必又要试验他的骑马射箭的能力;有出身草野之士,不应当因为贫贱而瞧不...
【名句】当局虽工,而蔽于求胜之心;旁观虽拙,而灼于虚公之见 语出清代陈确《瞽言·胜蔽》。对坐下棋的人虽然棋下得很好,但一心求胜,所以有些地方就看不到了;站在一边观看的人虽然不善下棋,但由于置身度外、无所偏私,每每有真知灼见。比喻当事者往往因...
【名句】安能苟荣禄,扰扰复营营 语出宋代梅尧臣《依韵和达观禅师赠别》诗。怎能为了取得一官半职,而去上蹿下跳,奔忙不已呢?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恶劣世风的厌恶,也反映了作者的清高人品。苟:苟且,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扰扰:纷乱的样子。营营:往来周旋...
【名句】人之生也,无德以表俗,无功以及物,于禽兽草木之不若也 语出宋代林逋《省心录》。人生逢世界,如果没有德行作为一般人的表率,没有功绩有助于众人,那连禽兽草木这些没有性灵的东西也比不上了。意思是生在人世,就要有益于人世,做世人的楷模。...
【名句】治身养性,务谨其细,不可以小益为不平而不修,不可以小损为无伤而不防 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极言》。培养自己好的品德、性情,即使细微的地方,也一定要谨慎,不能因为小的进步不足道就不加强修养,也不能因为小的损害无伤大体,就不加防备。说明...
【名句】倒义,则事之所以败也;逆德,则怨之所以聚也 语出《韩非子·难四》。违反正义,这是事情失败的根由;背离道德,这是怨恨积聚的原因。说明做事必须顺乎德义。倒:逆,向相反的方向行动。...
【名句】自炫自媒者,士女之丑行;不忮不求者,明达之用心 语出南朝梁代萧统《〈陶渊明集〉序》。善于自我夸耀和自我介绍,这是人的丑恶行为;对人不妒忌,不求全责备,是贤明通达的人的用心。说明对己当谦逊,不自我标榜;待人宜宽厚,不嫉贤妒能。...
【名句】私仇不及公,好不废过,恶不去善,义之经也 语出《左传·哀公五年》。私仇不涉及公事,喜欢不放弃过失,厌恶不掩盖善行,这是义理的常道。经:常道。...
【名句】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语出《吕氏春秋·先己》。要想战胜别人,必须首先克服自己的弱点;要想评论别人,必须首先评论自己;要想了解别人,必须首先了解自己。指人应有自知之明。自胜:战胜自己,指克服自身的弱...
【名句】救死具八珍,不如一箪犒 语出唐代韩愈《荐士》诗。要救活一个即将饿死的人,与其准备各种美味珍馐,不如立即送上一箪便食。原比喻装模作样空喊爱才还不如立刻引用一个贤才。也可以说明做事应当注重功效,不要追求形式,否则,只会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