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 语出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诠赋》。感情因事而发,所以文章的思想内容必须明快高雅;用带有感情色彩的目光去观赏事物,所以用词必须奇巧美好。说明一篇好文章离不开明雅的思想和巧丽的言辞表现。...
【名句】为巨室者,工虽多必有大匠焉,非其画不敢裁也;操巨舟者,人虽多必有舵师焉,非其指不敢行也 语出明代刘基《郁离子·主一不乱》。要建造一座大房子,做工的人虽然很多,但必须有一个大匠,没有他画线,谁也不敢乱裁木料;要驾驶一艘大船,操作者虽然...
【名句】王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倍之则亡 语出汉代韩婴《韩诗外传》卷四。统治天下的人以人民为生存依据:人民亲附他国家就安定,辅助他国家就强盛,怨恨他国家就危险,背弃他国家就灭亡。说明民心向背是国家安危兴亡之所系。天...
【名句】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自顾行何如,毁誉安足论 语出唐代白居易《续座右铭》。听到诽谤自己的话不要忧惧,听到赞扬自己的话不要飘飘然,要看看自己到底做得怎么样,别人的诽谤或者称赞哪儿值得理会?说明要注重自己正确地为人处世,不要为外界议论...
【名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语出唐代李白《清平调词》之二。一枝红艳的牡丹娇丽动人,含露着令人心醉的馨香;想当初,楚襄王为梦中神女思断衷肠,而她又哪及贵妃娘娘的人面花容!请问美女如云的汉家宫室,谁又能...
【名句】才饱身自贵,巷荒门岂贫 语出唐代孟郊《题韦丞总吴王故城下幽居》诗。才学丰厚,身份自然高贵;居住穷门陋巷,怎能认为是贫穷?说明人生的价值在于才学过人,而不在于生活富足。...
【名句】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语出《宋史·李纲传上》。祖先们打下来的江山,应当拼死保卫,哪怕是一尺一寸的土地也不能让给他人。这是李纲听到对金朝割地求和的奏议后奏言宋钦宗的三句话。三句话表现了李纲对祖国山河的深挚的热爱和可贵的民...
【名句】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语出唐代李白《日出入行》诗。是谁挥舞着鞭子驱赶着一年四季不停转换?世间万物的兴衰荣枯都是自然规律使然。二句诗反映了作者的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名句】人各有能有不能,有明有不明,若能为能,不能为不能,明为明,不明为不明,乃所谓明也 语出宋代陆九渊《与曹立之》。每个人都有擅长的有不擅长的,有懂得的有不懂得的,如果能做到擅长就说擅长,不擅长就说不擅长,懂得就说懂得,不懂就说不懂,这才...
【名句】善者一日不教,则失而入于恶;恶者勤而教之,则可使至于善 语出宋代欧阳修《答李诩书》。好人如果一天不进行教育,就会失足而走到坏人群里;不好的人如果经常加以教育,就会使他们变成好人。说明人品质好坏,关键在于教育。...
【名句】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 语出隋代王通《中说·周公篇》。根据情况灵活行事,天下就不会有弊陋的法规;墨守成规,天下就不会有良好的教化。说明治理国家必须善于通达权变,而不能墨守成规。通:知晓。变:变通。弊法:坏法。执:坚持...
【名句】与民共其乐者,人必忧其忧;与民同其安者,人必拯其危 语出《三国志·魏志·曹昂等传》注引《魏氏春秋》。与人民一起享受自己的快乐的,人民一定会为他的忧愁而忧愁;与人民一起享受自己的安逸的,人民一定会在他困于危难的时候全力拯救。说明统治者...
【名句】人主不妄赏,非徒爱其财也,赏妄行则善不劝矣;不妄罚,非徒慎其刑也,罚妄行则恶不惩矣 语出汉代荀悦《申鉴·政体》。国君不乱加赏赐,这并非是爱惜钱财,而是因为乱赏就不能使善行得到奖励;国君也不乱加惩罚,这并非是用刑谨慎,而是因为乱罚就不...
【名句】有功于国家,即千金之赏、通侯之印,亦不宜吝;无功国家,虽颦笑之微、敝绔之贱,亦勿轻予 语出明代张居正《陈六事疏》。对国家有功的人,即使给予一千斤黄金的重赏和通侯金印,也不应当吝惜;对国家没有功劳,即使一点眉目表情、一件破衣烂裤,也不...
【名句】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 语出明代张居正《赠水部周汉浦榷竣还朝序》。商人不能沟通有无以便利农民,那么农民就会受害;农民不能专心生产以便供给商人,那么商人就会受害。说明农与商相互依存,不可缺一。病:受到危...
【名句】无欲实难。皆得其欲,以从其事,而要其成,非我有成,其在人乎 语出《左传·襄公三十年》。要求人们没有私欲,实是件困难的事情。如果人们满足了欲望而从事工作,并且要求他们把事情办好,这不就是成事不在我,而在别人吗?说明应注意用经济手段来调...
【名句】王事唯农是务,无有求利于其官,以干农功 语出《国语·周语上》。在所有国事中以专力于农业为最重要的事务,没有为求财利役使百姓而妨害农事的。王事:公事。农功:农事。...
【名句】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语出《礼记·学记》。善于学习的人,老师教起来轻松不费力并能事半功倍,他们把功劳归于老师: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教起来勤苦费力也只能事倍功半,他们反而埋怨老师。...
【名句】声同则倾盖而若昵,道异则白首而无爱 语出晋代葛洪《抱朴子·博喻》。志趣相投,那么即使是初次交往也显得很亲密;追求不同,那么即使相处到老也不会有感情。说明志趣相投则一见如故,追求不同则白头如新。声同:志趣相投。倾盖:行道相遇,车盖挨着...
【名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语出《晋书·刘毅传》。上品人才中没有出身贫寒的人,下品人才中没有世家大族出身的人。两句话指斥了九品官人法保护世家大族利益,压抑庶族士人的本质。上品:士人中“才能”最优的一类,包括上上、上中、上下三个品级。寒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