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休作世上另一种人,形一世之短。圣人也只是与人一般,才使人觉异样,便不是圣人。 【译文】不要做世上另一种人,因为自己来显现世上其他人的短处。圣人也只和普通人一样,刚使人觉出异样,便不是圣人。...
【名句】平生不作圆软态,此是丈夫。能软而不失刚方之气,此是大丈夫,圣贤之所以分也。 【译文】一生也不表现出圆滑软弱的态度,这是丈夫。能够软弱但又不失刚直方正的气概,此是大丈夫。这就是圣人和贤人的区别。...
【名句】万物之情各求自遂者也,惟圣人之心则欲遂万物而忘自遂 ① 。 【译文】万物都是希望自己的要求得到实现,只有圣人的心希望万物遂顺,而忘记了自己遂顺。 注释 【注释】①此则和上则都可以看出吕坤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
【名句】士君子在尘世中摆脱得开,不为所束缚;摆脱得净,不为所污蔑,此之谓天挺人豪。 【译文】士君子在尘世中能摆脱得开,不为世俗之态所束缚;摆脱得净,不受世俗之人的污蔑,这叫做顶天立地的人中豪杰。...
【名句】良知何处来 ① ?生于良心。良心何处来?生于天命。 【译文】良知从何处来?生于良心。良心从何处来?生于天命。 注释 【注释】①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指一种天赋的道德观念,如善等。...
【名句】得人不敢不然之情易,得人自然之情难。秦、汉而后皆得人不敢不然之情者也。 【译文】得到人们的不敢不然的感情容易,而得到人发自内心的自然感情就难了。秦汉以后,所得到的,都是不敢不然的感情。...
【名句】当事者若执一簿书,寻故事 ① ,循弊规,只用积年书手也得。 【译文】主持政事的官吏,如果只是拿着一本文书,寻找那些已做过的事例,遵循错漏百出的陈规陋习的话,只要用一个任职多年的书记官就行了。 注释 【注释】①簿书:官署文书。...
【名句】兴利无太急,要左视右盼;革弊无太骤,要长虑却顾 ① 。 【译文】兴利是好事,但做起来不要太急,要左右都看一看;革弊是应当做的事,但不要太突然,要有长远的打算,并且要经常回过头来总结。 注释 【注释】①却顾:反顾。...
【名句】为政之道,以不扰为安,以不取为与,以不害为利,以行所无事为兴废起弊。 【译文】处理政事的原则,应该以不扰民为安民,以不向民额外索取为给予,以不害民为利民,以民能安居乐业为兴废除弊。...
【名句】圣明之世,情、礼、法三者不相忤也。末世情胜则夺法,法胜则夺礼。 【译文】在政治清明的世道,情、礼、法这三者不是互相对立的。到了衰败的世道,人情胜过了法律,法律就不起作用了;法胜过于礼,礼就不存在了。...
【名句】三军要他轻生,万姓要他重生。不轻生不能戡乱 ① ,不重生易于为乱。 【译文】对于三军的将士,要让他们轻生;对于天下的百姓,要让他们重生。将士不轻生不能平定叛乱,百姓不重生容易发生爆乱。 注释 【注释】①戡乱:平定叛乱。...
【名句】天地之财要看他从来处,又要看他归宿处。从来处要丰要养,归宿处要约要节。 【译文】天地之间的财物要看它是从何处来的,又要看它用在什么地方。财物的来源要丰富要保护,财物的使用要约束要节俭。...
【名句】印书先要个印板真,为陶先要个模子好。以邪官举邪官,以俗士取俗士,国欲治,得乎? 【译文】印书先要个印板清楚,制作陶器先要有个好模子。任用邪官来举荐邪官,任用俗士来选拔俗士,想把国家治理好,能做到吗?...
【名句】小人只怕他有才,有才以济之,流害无穷。君子只怕他无才,无才以行之,斯世何补! 【译文】小人只怕他有才,有才能帮助他成事,流害无穷。君子只怕他无才,无才来干事,对世界有什么补益?...
【名句】权之所在,利之所归也。圣人以权行道,小人以权济私。在上者慎以权与人。 【译文】权力所在的地方,也是利益归向的地方。圣人用权来推行道,小人用权来满足自己的私欲。居于上位的人要慎重对待授权于人的事。...
【名句】官贵精不贵多,权贵一不贵分。大都之内,法令不行,则官多权分之故也,故万事俱弛。 【译文】官吏贵精不贵多,权力贵专一不贵分散。大概说来,法令不行,是因为官多权力分散的缘故,所以万事废弛。...
【名句】居官有五要:休错问一件事,休屈打一个人,休妄费一分财,休轻劳一夫力,休苟取一文钱。 【译文】做官要五不:不问错一件事,不屈打一个人,不能浪费一分公家钱财,不要多劳一天役力,不能贪占一分钱。...
【名句】君子之事君也,道则直身而行,礼则鞠躬而尽,诚则开心而献,祸福荣辱则顺命而受。 【译文】君子侍奉君王,遵循原则要直身而行,遵守礼节要鞠躬而尽,要真诚地敞开胸怀说明自己的意见,至于祸福荣辱则听天由命。...
【名句】六合都是情世界,惟朝堂官府为法世界,若也只徇情,世间更无处觅公道。 【译文】天地四方都是个情的世界,只有朝堂官府是个法的世界,如果朝堂官府也徇情废法的话,世间就没有能找到公道的地方了。...
【名句】乍见之患,愚者所惊;渐至之殃,智者所忽也。以愚者而当智者之所忽,可畏哉! 【译文】猛然遇见的祸患,愚蠢的人也会惊愕;渐渐而来的灾殃,聪明人也会忽略。愚蠢的人如遇到聪明的人都会忽略的渐至之殃,那就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