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臣安息处

2023-06-30 可可诗词网-山水文化 https://www.kekeshici.com

        香港境内的侯王庙有好几座,而以九龙城侯王道的侯王庙最具规模,建筑最早。
        这座侯王庙的具体创建时间,已无从考证。清道光二年(1822),罗世常撰的重修碑记云:“自宋迄今,数百年如一日。”可见侯王庙的创建年代甚远。侯王庙最初只是一间茅屋,后来才用砖石重建。清代又几次重修,才渐成今日规模。九龙城侯王庙结构为三进形式。正殿供奉侯王,客堂前面是一小庭园,花木扶疏,花香扑鼻。正殿前有一亭,内有小石狮,旁列石凳,中间放两只古鼎。
        侯王庙颇富传奇色彩。相传,宋帝昰驻驿官富场(今九龙城以南)时,还是一个十余岁的小孩,一晚忽闻凄厉的叫声,受惊致病,日趋严重。一位自称“杨二伯公”的村民,到行宫为他治好了病。事后查知杨二伯公已逝世多时,当地人便认为是杨侯王显灵,于是破土修建庙宇奉祀。据侯王庙庙左的《侯王古庙圣史碑记》载,东莞翰林陈伯陶考证,杨侯王是杨太后的弟弟,即帝昰的舅父杨亮节,生前封侯,死后封王,故称杨侯王。侯王庙因此而香火鼎盛异常。另有一说,南宋末年,元军攻入临安,帝昰仓惶出走,杨亮节随侍左右,朝夕不离,忠心耿耿。帝昰即位于临安时,册封杨淑妃,杨亮节便以国舅身份掌政权,后元军又攻陷福州,杨亮节继续护送帝昰南逃,到了官富场。因辛劳过度,杨亮节不幸患了重病。而此时元军继续南进,杨亮节深知自己已病入膏肓,遂劝走了杨淑妃及宋帝昰,自己病死于此地。当地人冒着风险埋葬了他。后人在其下葬处建立庙宇,称为“侯王庙”。
        侯王庙前,早年有鹅鹤二石。鹅字石的“鹅”字,有二米高,是张寿仁一笔写成,光绪十三年刻于岩上。“鹅”字两旁有对联:“古石书鹅摹逸少,名山架鹤仰侯王。”日本占领香港时期,为建启德机场,“鹅”字石被毁。现在庙旁的方亭,就是“鹅”字石的遗址。受这“鹅”字石影响,早年香港的很多酒家,凡是卖烧鹅的,都爱仿写此体“鹅”字,作为招牌。至于“鹤”字石,和“鹅”字石相衬,字的大小也相似。“鹤”字两旁也有对联:“道古仙岩旧鹤岭,侯王显赫镇龙疆。”后来,在侯王庙的扩建中,屋墙挤到岩边,遮住了“鹤”字石上的刻字。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