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乌衣巷》与“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2018-06-07 可可诗词网-名诗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注 释】
①乌衣巷:在秦淮河南岸,东晋时豪门大族居住之地,宰相王导和谢安就住在这里。
②朱雀桥:秦淮河上的浮桥,是由市中心通往乌衣巷的必经之路。东晋时世家豪族游玩之地。
③王谢:王谢两姓为六朝时望族。这里指东晋宰相王导和谢安。
 
 
【译文】 朱雀桥边丛生的野草寂寞地开花,乌衣巷口惨淡的夕阳斜挂。当年王谢华堂前的燕子,已飞入平常的百姓人家。
 
【导读入境】
朱雀桥边,野草丛生,荆榛满地。在这一片草丛之中,各色花朵点缀其间。本来鼎盛时代乌衣巷应该是衣冠往来,车马喧阗,人声鼎沸;而今已如过眼烟云,荡然无存。只有一抹残阳默默洒在街道的一角,如此荒凉惨淡。过去曾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檐檩之下的旧燕,如今不时地飞来掠去,钻入的竟是寻常百姓的家。现在的乌衣巷已经物是人非,成了普通百姓的居住之地啦。
 
 
【鉴赏】 
  《乌衣巷》是刘禹锡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曾博得白居易的 “掉头苦吟,叹赏良久”。
 
   首句 “朱雀桥边野草花”,用朱雀桥来勾画乌衣巷的环境,既符合地理的真实,又能造成对仗的美感,还可以唤起历史的联想。句中引人注目的是桥边丛生的野草和野花。草长花开,表明当时是春季。而一个“野” 字,给景色增添了荒僻的气氛。再加上这些野草、野花是生长在一向热闹繁华的朱雀桥畔,就不禁使人想到作者在《台城》 中 “万户千门成野草” 的诗句,诗人这样突出“野草花”,正是为了表明昔日车水马龙的朱雀桥,如今已荒凉冷落了。
 
 
   第二句 “乌衣巷口夕阳斜”,表现出乌衣巷不仅是映衬在败落凄凉的古桥的背景之下,而且还呈现在斜阳的残照之中。“夕阳斜” 三字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景象。鼎盛时期的乌衣巷口,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而现在,作者却用一抹斜晖,使乌衣巷完全笼罩在寂寥、惨淡的氛围之中。
 
    接着,诗人继续借景物描绘,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就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方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为了使读者明白无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过去却是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旧时”两字,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寻常”两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所发出的无限感慨。
 
 
  写大景致,从细微处着手。此诗从“野草花”、“堂前燕” 来咏叹巨大的历史变迁。这些形象的设计,好像信手拈来,实际上凝聚着作者的匠心独运和丰富的想像力。作者抓住了燕子作为候鸟有栖息旧巢的特点,暗示出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到了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乌衣巷》 虽景物寻常,语言浅显,但构思却极深曲,有一种蕴藉含蓄之美,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赏 析】
统观全诗,景物平常,字句浅近,所写景物不过桥边、路口、居处、野草、夕阳、飞燕。所用语言全是接近口语,看去一目了然,读来琅琅上口。但诗蕴藉含蓄,余味无穷。作者借景传情,用野草、夕阳描写环境,渲染气氛。不言兴亡,而盛衰无常的感慨已在其中。其次诗人采用暗中映衬、比较的写法。进入诗中的朱雀桥边,乌衣巷口都有繁华的过去,作者虽未直言这些地方曾一度车马逐队,熙来攘往,热闹非凡,没有字面上的映衬比较,而映衬比较暗含其中,发人深省,耐人寻味。飞燕形象的设计独具匠心,想象丰富。“飞入”二字十分传神,读者的视线随着燕子的“飞入”,仿佛也一起目睹了乌衣巷内的沧桑巨变。昔日那些豪门权贵的炙手可热、飞黄腾达,无非是历史上转瞬即逝的过眼云烟,随着时光的流逝而灰飞烟灭,销声匿迹。真是“宫女如花满春殿,至今唯有鹧鸪飞”,“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思考题】
1.诗人为什么抓住燕子暗示今昔变化,试分析。
2.诗中是怎样进行对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