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蜀先主庙》全诗原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2018-06-07 可可诗词网-名诗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唐].刘禹锡.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伎,来舞魏宫前。
 
【解题】
此诗作于穆宗长庆二年(822)至四年间,时诗人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任刺史。蜀先主:三国时蜀国先主刘备,卒于白帝城(在今四川奉节)永安宫,后人建庙于此。诗中赞颂刘备的英雄业绩,感叹其子不贤而败亡。既为吊古,亦含感叹当今之意。全诗用事不露痕迹,对仗极为工整。
 
唐王朝有过开元盛世,贞观之治,但到刘禹锡所处时代则日薄西山,国势衰颓,可却对革新者一再打击,刘禹锡贬夔州游蜀先主庙,有感而发,故此借吊古而讽今,歌颂刘备的英雄事迹:感叹后主昏庸无能而致亡国的悲剧。
 
 
【注释·】
①天下英雄:《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记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刘备)与操耳!”此处即用曹操的话称颂刘备。凛然:严厉貌,形容令人敬畏的神态。②二句意谓刘备建立蜀汉政权,与魏、吴形成天下三分的鼎足之势,恢复了使用五铢钱的汉朝事业。五铢钱:汉武帝以后使用的货币,王莽篡汉时曾废除不用,至东汉光武帝时又恢复重铸。此处以光武帝恢复五铢钱比喻刘备复兴汉室。刘备自称汉中山靖王之后,故在蜀中建立的政权亦称“汉”。③此句意谓刘备得诸葛亮这一贤人为丞相,能帮助他开国立业。④此句意谓刘备的儿子刘禅不能效法刘备的贤德。象贤:效法先人的贤德。⑤二句感叹刘禅亡国。据《三国志·蜀志·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记载:公元264年,刘禅投降魏,被迁到洛阳,封安乐县公。魏太尉司马昭举行宴会。使蜀国的女乐歌舞于刘禅面前,旁人见了都为刘禅慨叹,但他却喜笑自若。蜀故妓:当了俘虏的蜀国原来的歌舞女。魏宫:魏国的宫殿。
 
 
【注释2】①先主庙:建在夔州(今四川奉节东),内塑有刘备像。②天下英雄:曹操谓 刘备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见《三国志·蜀志·先主传》)③“势分”句:化 用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中“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享始终”。④五铢钱: 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铸造,王莽罢废,光武帝刘秀恢复五铢钱。此诗题下作者自 注:“汉末童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此借钱币事,暗示刘备必恢复汉室。⑤象贤: 学习先祖的贤才。《仪礼·士冠礼》:“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注:“象,法也。”⑥“凄凉” 二句:蜀亡,刘禅举家迁洛阳。司马昭与宴,为作故蜀伎,旁人皆感怆,而后主喜笑自若。 他日,昭问曰:“颇思蜀否?”后主曰:“此间乐,不思蜀。”(《三国志·蜀志·后主传》注 引《汉晋春秋》)
 
 
 
【译文】 蜀国先主刘备英雄气概充塞天地,千秋之后仍豪气凛凛令人敬肃不已。雄据西蜀成就三分天下之势,效法光武复行五铢钱振兴汉室。慧眼识人拜诸葛亮为相开创国基,短于教子致使后主昏庸愚味无比。最凄凉的要数被俘的蜀宫歌妓,在魏宫歌舞于刘禅前他却毫不羞耻。
 
 
 
【鉴赏1】
 
  这是一首哀叹古今盛衰兴亡的怀古诗。此诗应当是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 所作。前四句盛赞刘备的德业。首联用笔劲健,高唱入云。“英雄”后添一“气”字,见 出气充环宇,志在天下,尤妙;“千秋”二字,言英气永垂不朽,亦可知诗人浩然廓大的胸 襟。这里盛赞庙宇、神像,也赞誉了先主叱咤风云、兴复汉室的英雄气概。颔联紧承“英 雄气”,活用典故和童谣,概括先主功业。先主由无立锥之地,与群雄角逐,三分而有天 下,恢复汉家基业。此联巧对不俗,天然浑成。“三足鼎”之喻,形象生动;“五铢钱”之 代,切合传神。后四句叹惋蜀汉功业的衰败。颈联上句言刘备三顾茅庐,得贤相辅助, 建立蜀汉;下句言后主刘禅亲小人,远贤臣,不能守成,葬送了蜀国基业。尾联用“乐不 思蜀”的典故,言蜀汉灭亡,深可哀悼,但亦势之必然。此诗通过盛衰对比,道出了古今 兴亡的深刻教训。诗人作为改革者,连受打击遭贬,生活在国势日趋衰败之际,目睹执 政昏庸无能,前往瞻仰先主之庙,能不慨然有感?此诗洗练挺拔,精警超迈,沉着有力, 不同凡响,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好诗。
 
 
【鉴赏2】
     首联暗用曹操语,《三国志》载:“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联囊括宇宙、时间而让一个“尚”字统领,即使诗句气势不凡,又写出蜀主英雄气概。颔联典用孙楚《为石仲客与孙皓书》中:“自谓三分鼎足之势”之典与汉末童谣:“黄牛白腹,五铢当复”。虽两句用典出处不同,互不相关,可是道来成对巧妙,浑然天成。以上为写蜀主盛德,以后四句为写业衰后。四句与前四句形成鲜明对比,道出一个千古兴亡教训。创业难,守业更难。诗人咏史怀古,着眼点在今。尤其尾联虽是在说旧事,但字里行间,渗透着对刘备身后事业消亡的无限嗟悼之情。
 
   写古自为鉴今。古人刘备正因为是那样贤德,而得相诸葛亮,因贤德而开蜀国,因贤德而成为“三足鼎”的“千秋”英雄,然而他却疏于教子,使子“不象贤”,最后导致亡国。那么当时的并非像刘备那样贤德的君王在做什么呢?是“亲贤人远小人”了吗?自己如此,又教子如何呢?这其中寓含着讽谏,也寓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恨。诗人含这样深情来写,使得诗句字字有奇力,句句切中要害。
 
   这首诗对刘备赞扬公允,对刘备后继无人终至亡国寄予感慨;诗人用典巧妙,对仗工致;首联气势不凡,末联感慨深沉;字濯句拔,精妙高深,不亏为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