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不合于礼的事不看,不合于礼的话不听,不合于礼的话不说,不合于礼的事不做。......

  • 德义未明于朝者,则不可加于尊位;功力未见(现)于国者,则不授以重禄;临事不信于民者,则不可使任大官。

    德行没有在朝中显露出来的人, 不要委任重要的职务; 在处理国事上没有表现出才能的, 不要给予优厚的俸禄; 治......

  •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抑制自己的言行, 使它们都符合于礼, 这就是仁。 一旦这样做了, 天下的人都会称赞你是个仁人。 实践仁德, 全......

  • 上好礼, 则民易使也。

    在上位的人喜好依礼行事, 那么老百姓就容易被役使。......

  • 君子所审者三: 一曰德不当其位, 二曰功不当其禄, 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 治乱之原也。

    君子应当慎重的有三点: 一是品德与他的地位不相称, 二是功劳与他的俸禄不相当, 三是才能与他的官职不相配。......

  • 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矣,未见蹈仁而死者也。

    百姓们对于仁的需要,超过对于水火的需要。往水火里去,我看见因而死了的, 却从未看见因为实践仁德而死了的。......

  • 凡牧民者,以其所积者食之,不可不审也。其积多者其食多,其积寡者其食寡, 无积者不食。 或有积而不食者,

    凡是治理百姓的人, 都要根据百姓功绩的大小给予奖励, 这不能不细致地考虑。 那些功绩多的得到的奖赏就多, ......

  •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在志士仁人中, 没有因贪生怕死而损害仁德的, 只有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的。......

  • 称德度功,劝(观)其所能,若稽之以众风(讽),若任以社稷之任。

    要衡量人的德行和功绩, 看他的才能如何, 就要通过听取众人的意见来考核他, 有德才的就把国家的重任交给他担......

  • 其选贤遂材也,举德以就列, 不类无德; 举能以就官, 不类无能; 以德掩劳, 不以年伤。

    选用人才, 要推举有德行的人, 安排他爵位, 不任用无德之人; 要选拔有才能的人, 安排他官职, 不任用无能之辈......

  •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便是仁人了……庄重、宽厚、诚实、勤敏、慈惠。庄重就不会遭来侮辱,宽厚就会得到大众......

  • 仁者安仁,知(智)者利仁,畏罪者强仁。

    仁德的人安心于做仁爱之事, 聪明的人做事有利于仁爱, 害怕犯错误的人勉强地去做仁爱之事。......

  • 君子所慎者四: 一曰大德不至仁, 不可以授国柄; 二曰见贤不能让, 不可与尊位; 三曰罚避亲贵, 不可使主

    君子应当慎重对待下述四个问题: 一是尊崇道德但不能真正施行仁义的人, 不能授予他国家大权; 二是遇到贤士不......

  • 古者圣王之为政, 列德而尚贤,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 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

    古代圣明的君王治理政事,任用有德之人,尊重有才能的人。即使是务农的, 或者是做工经商的, 只要有才能就举用......

  • 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贵在有来有往。 往而不来是无礼的举动, 来而不往也是无礼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