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住在淳朴的田舍时,可以依靠在竹篱旁,耳听鸡鸣犬吠,那份悠闲的心情,就好像置身于白云仙境一般。...
(后集四十一) 超脱俗世,清净身心的方法,不在于与世俗隔绝,而是在与众人交往的世俗里修养出世的心境。...
(后集四十二) 自己的心常在寂静的境地,则一切是非利害都无法蒙蔽我的本心。...
(后集三十七) 山林是个很好的地方,如果不任其自然发展,而加以人工装饰,那山林马上会变成像世俗的街市和朝廷,一般庸俗。 爱好画画本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但是过于爱好而起了贪恋之心,就成了商人的气息,而失去高尚的价值。...
(后集四十) 高官显爵的浓郁之气无法胜过山人扶杖的淡泊,而鄙俗的贵人也无法赶上樵夫的风雅。...
(后集三十五) 极高深的妙理,往往在极平易的地方得到。用极难解的文字,叙述诡异的事情,就不能称为诗。因为这是出于有意的琢磨,没有自然的意趣。极妙的诗乃是出之于无心,乃是天真的流露,所以说有意者远于理,无心者近于真。...
(后集三十六) 大江之水向东流,而居住在水边的人反而感觉不出流水的潺潺之声。 人虽然处因喧闹的俗世里,但还是向往闲适幽静的生活。...
(后集三十三) 当一片断云从山谷中涌出来时,它究竟要飞到何方,那是它的自由,与任何东西都没有联系。 人也应当仿效孤云,不被富贵贫贱所拘束。...
(后集三十四) 悠久长远的趣味,并不是从丑酽的味道里得来,因为酒的香甜并不长久,反不如喝豆浆,那种淡淡的味道来得悠长。 “丑酽”,特级酒。“菽”,大豆。...
(后集三十) 欲念深重的人,有了还想再有,欲壑难填。得到金子还想得到比金子还珍贵的珠玉,受封为公爵还想封侯爵,即使再有权势,由于他的不易满足,他仍然和乞丐一样贫穷。...
(后集三十一) 自夸名誉不如韬晦名誉,来得深长有味;练达世事不如少做一事,合乎养生之道。...
(后集二十九) 人在举步上前的时候,便应准备着退后的道路,如此,处世才不致于招致失败。 《触藩之祸》与《易经》中之“羝羊触藩,不能退,不能进”同义。...
(后集二十六) 人将死而本心不动,能够安然视死如归,这须在活着的时候,看破事物的真相,才能做到死时不动心。...
(后集二十七) 在隐居山林的隐者眼中,荣与辱对人生是没有作用的。对待富贵之人则情义厚,将待贫贱之人则情义薄,这种炎凉的世态在以道义相交的人们当中,是不会有这种现象的。...
功名利禄像甜密一样的为人喜爱,但如果一想到死亡将要临头,便心灰意冷,味同嚼蜡了。...
在大家不能同时并进的小路上,如果争先恐后,则小路就显得狭窄。这时若能退后一步,让人先行,就会觉得道路宽平而能轻快的通过了。...
(后集二十三) 在竹影稀疏的窗下,静静的枕书而卧,一觉醒来月光已照临窗前,连盖着的毛毡都变得非常冰冷。 凡夫俗子是无法体会到这等闲居的雅趣。...
(后集十九) 心胸宽广的人,虽然居处于斗室之中,也觉得天地广大。 “两间”,指天地。...
(后集二十一) 对事事都感到满足的人,会觉得人生一无痛苦,像处于仙人境界一般。反之,对事不能满足,则无论在什么境地,都只能达到凡夫俗子那般的境界。 人世间的幸与不幸,完全在于自己是否知足。...
(后集十一) 如果真能体会出万物中所含有的风情真趣,则不须旅行各地,而五湖四海之景景色色,都可收入心中,任意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