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以非礼弗履。

(大壮 象) 君子应以此自戒,远离理法,就行不通。 君子体象,应有所克制,不可逾越。 君子之行,以礼为守。非礼者,不敢为。所以戒慎恐惧,可以免于灾厉。圣人以礼戒人,就是要使人毋自妄,且不因自妄而得意忘形耳。...

悔亡憧憧往来,朋从而思。

(咸 九四) 如仅以私心为基础结交他人,那你的朋党就会服从你的意见。 憧憧,忙碌也。往来,相感也。无悔之意,因其感而无害,悔亡,故能无悔。但仍不免憧憧忙碌,未达疑静,是以来能大其德。 与人交接,往往基于私心私欲,故与其交接的人,也祇是一些同其欲...

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

(恒 彖) 天地的运行,是永远不会停止的,为政者应遵从这永恒的天道。 系辞云:“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成焉。”天地变化有其轨道,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此乃恒之道也。故曰,天地之道,恒久不已。...

君子以立不易方。

(恒 彖) 君子立身处世,不论遭遇任何事变,都绝对不会改变操守。 立者,止于一而不移也。方者,至正之理也。 君子以至世之理以治事,守一而坚定不移,是以有恒。即处危难震撼之际,亦不有所移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是这种持恒一之节操...

枯杨生稊,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

(大过 九二) 枯老的杨柳,又返老还童,生出新枝,老丈夫又娶新太太生子孙,并无不可。 枯杨,稊木更生也。 老夫之娶少女,有如枯杨生稊之象,但仍能随其生育之愿,自无不利。 远古之世,男尊而女卑,故谓老父少妻,亦得遂繁衍绵绵,生生不息之道,似有过分之...

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

(大过九五) 老朽的杨柳又开花,也就是老太婆又嫁新丈夫;此事虽不算不对,但也无须赞美。 枯杨生华,花虽好,终日软弱,故不能长久。老妇得一士夫,虽不相配,但其为相应,亦属同类,应无祸患,亦无美誉。而枯杨生华,必当天道大过之际,始得为用,始得无咎也...

君子以虚受人。

(咸 象) 君子用谦虚的态度,来接受他人的言行。 天地阴阳之得感而遂通,即因其中虚也。虚则无物,不为物欲之所困,清明在躬,故能感而遂通。老子谓:“至虚极,守静笃。”亦即此意。故君子之得人,以其中虚。中虚,乃得智虑清明。...

君子慎言语,节饮食。

(颐 象) 君子修身养德之道,是说话要小心,饮食要节制。 君子必慎其言辞以远祸,节用饮食以养生。逞口舌之利;暴饮暴食,损性斫身之所由。...

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颐 六四) 喻为政者如也用老虎用恐怖眼光注视其猎获物,这种姿态来为民谋利,当然不会有任何错。 虎攫取野兽为食,其食欲甚盛,盖其求生之所需,而无害于养生也。喻君之治国,以满足其民之养生所需,则民欲止而天下平,所以能免灾祸。 今人则以“虎视眈眈。...

童牛之牿,元吉。

(大畜 六四) 在牛犊的角上绑一根横木,是防范灾殃的基本。 牿,牛角之所拴之横木,防其触人也。 六四当艮之初,故以童牛喻之。 当牛之小时,即为之设牿于角,止于初,早为之备,乃所以防患未然,是以大吉。...

豮豕之牙,吉。

(大畜 六五) 比喻治国与其用严刑峻法,不如先培养人民的良知良能。 豮豕,去势之豕也。 豕已去势,则驯服而易硕壮。豮虽有牙,因性已改变,自不若以前之残暴了。引喻国君之治人,顺其良心,拔其暴戾,则天下平和,无复乖戾之意。...

(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无妄 六三) 如同一头牛,被路人偷去,行人得到好处,丢牛的村人却蒙受灾难,此为无妄之灾。 无妄,指非经常所得见者也。 中爻为坤,有牛之象,中爻巽为绳,有牵引之象。行人得牛为福,则邑人之失牛为灾矣。以世事得失喻牛之得失,则彼所得者,莫非我之失。...

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大畜 象) 君子学会古代圣贤人的言行,并以此为基础,培养自己的品德。 古之君子,当研究先圣所遗之宏教,及足资效法之盛德,必借以敦励自己之德行,以增益自身之德业修养。...

硕果不食。

(剥 上九) 比喻国家混乱或财政困难,竟发现仍有人或财物。 硕果,谓仅存之果也。 当国家衰败之际,庐舍为墟,故资用之财物少。君子喻以不剥食硕果,谓国之民不于时衰国窘之会以攘利,则国家仍能剥极必复,或能转祸为福也。...

复,其见天地之心乎。

(复 彖) 反复循环乃自然之常理,在此可以看出天地之心、天道反复循环,有其一定轨道。冬尽春来,可以见人生之消长,国家之盛衰。是以说由道之刚长柔复,可见天道之重心,而人道可引以为法之奥秘所在。...

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复 初九) 道如有错误,如能赶紧注意改正。仍可恢复原状,绝不至于造成遗悔,如此可得大吉。 方阳刚之初生,动而成往,即已成反复之主体。其复不远。如见缺失,速即为之改正,可以迁善;迁善,则无大悔,见大吉矣。...

贲其须。

(贲 六二) 只讲究外表不修本质。 须,同饘。生于颐曰饘,口上曰髭,在颊曰髯。 内在的本质,固然重要,可是,外在的形貌,也不可忽视。所谓“诚于中,形诸外。”也就是说,一个外貌邋遢的人,性行也未必能高洁。贲其须,也就是指人必须依其本质以修饰自己的...

白贲无无。

(贲 上九) 人的装饰要朴素,如有修饰也无妨。 白贲,素饰也。 一个人如果能以超俗之贲,来修饰自己,他的本质,也将因自我修持趋于高雅为理想,自可无咎了。...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贲 彖) 看见天象的变化,就能洞察时势的变化。 刚和柔,象征昼和夜,天象征天道之变。天道之变,错综复杂。圣人通其变,遂成天地之文。从而成礼教,制规范,以使人民有所遵循。所以,观乎天文,可以知天下的盛衰。...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贲 彖) 观察人间关系之道,以及时代风俗与习惯为基准。 圣人之教化,以学能穷理,行止于义为治世之目标。故必须先体察民间的风俗、习惯,再因其风俗习惯,而施以教化,则圣之道,可以推行于天。所以说,观乎人文以化天下。...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