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之歌) “忸怩”指惭愧的样子。即使是寡廉鲜耻的厚颜人,在自己感到羞耻时也会面带惭色。国君若不体恤百姓疾苦,也将无地自容。...
(五子之歌) “盘”指取乐。恣意游乐,不知节制。这是指谪太康沉腼逸乐,不理朝政,政事因而松弛荒废。...
(五子之歌) 百姓是邦国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定富足。人民是组成国家的基本,也是社会的主体,如果民生困乏,流离转从,则奸邪丛生,国家自无安宁的可能。...
(益稷) “丛脞”指总理琐碎小事。“堕”是荒废的意思。国君如果连琐碎小事,都要插手过问,就会因之忽略大局。大臣们反而会懈怠萎顿,国家政事随而松弛。 这是皋陶答舜的歌。强调国君要谨守天命,奋励将事情处置合宜;臣民将仰赖归趋而不懈惰。...
(甘誓) 恭敬的奉行天命所加的惩罚。 有扈氏蔑视夏朝,违逆天道,天命将断绝他的国祚。我祗不过是替天行道,出师讨伐,正是名正言顺的。 这是启出兵伐有扈氏的誓师辞。...
(益稷) 舜告诉臣子,当他有过失时,要匡正他。不要当面听从我的话,退到背后再任意批评。 “面从后言”即指当面阿谀,背后毁谤。与“阳奉阴违”类似。...
(益稷) 禹说丹朱不肖,只知成天玩乐。没有尽治水的责任,只顾乘船游乐。 只知享乐,而不知为民谋福,是违背天道而行。禹专心治水,无暇顾家,自然不屑丹朱之所为。...
(益稷) “箫韶”是舜所制的乐曲。“九成”即九奏。乐曲终止叫一成。“仪”是配合的意思。 舜所作的箫韶之乐演奏了九节,连凤凰都来合鸣配乐。意指音乐感人的深刻。...
(益稷) “臣”指身旁辅弼的臣子。舜对禹说:辅佐的臣子要亲近君王,君王也要亲近身边的臣子。君信臣,臣辅君,国家才有富强的希望。...
(益稷) “股”指大腿。“肱”指手肘。舜说要臣子们像手脚一般,辅助他推动一切事情,要做他的耳目,为他视听百姓生活的实际状况。 “股肱之臣”指左右辅政的得力贤臣。...
(皋陶谟) 上天的视听,是依从人民的视听。上天扬善惩恶,也是根据人民的意向而决定。国君理政也要尊循民意。 皋陶认为是非善恶,天民相同。人民的耳目就是上天的耳目。“聪明”指视听,即所谓耳聪目明。...
(益稷) 我只知道天天孜孜不倦的努力工作。 舜询问禹有何建议,禹说明自己忙于治水,只晓得为百姓努力不懈,没有空闲说话。 “孜孜”是勤勉不懈怠的样子。...
(皋陶谟) “几”指时机转变的征兆。即使在一天两天的短时间,也会产生很多变化。所以凡事不可大意,要随时戒慎恐惧,提高警觉,以应付突发事件。皋陶所说。...
(皋陶谟) “工”指事功。凡是符合天意的事功,人都可以代行。把天职当做自己的事,不要空设职官而不做事。...
(皋陶谟) 上天所定的伦序,有一定的常理,要随时匡正以遵行五常之性。 “五典”指五伦,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应有的正常交接。...
(皋陶谟) 为政之道,先安抚近处的臣民,再怀柔远方的百姓。不论远近,政令都可抵达,才是政治的真谛。 这是皋陶建议大禹,推行政令要由近至远。...
(皋陶谟) 要时时刻刻戒慎恐惧,随时留意突发的事情。“兢兢业业”与“战战兢兢”同是谨慎小心的样子。...
(大禹谟) 舜指示禹说:语言使用得当,可为亲善的工具。如果使用不当,会引发战争。 “戎”是武器,泛指战争。...
(大禹谟) 过分骄傲自满,容易招受损伤毁谤。如果能谦逊守礼,自能获益于不知不觉间。这就是天道的至理。 “满”是怠慢骄傲的意思。这是禹劝勉益的话。人在得意时,趾高气昂,不可一世,最容易招致他人忌害。所以要懂得谦虚,待人友善,自能受益。...
(大禹谟) “诚”同诚。益向禹进言:只要心意诚挚,天神也会受到感动。心诚则万事都可迎刃而解。即与“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意思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