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理) 推行政事,主要是法制简明易行,而德行则要宽大而能行之久。...
(百工) 只要对国家有利,就应该全力以赴,奋不顾身,这是为国尽忠的道理。...
(守宰) 老百姓所仰望的是安与富,所以治国者,应该顺着老百姓的企望来教导他们、照顾他们。...
(天地神明) 如果一个人,他能守天道而不动摇,那么就能得到上天所赐给的百禄,推而及于家和国,亦莫不如此。...
(天地神明) “忠”即中,中者不偏也,中即至正至中,大公无私也。...
(天地神明) 治国的根本要道,没有一样可以离开忠,如果离开忠,就失去对国家应尽的本职。...
(天地神明) 天地间所有的人,所应履行的,没有比忠更重要的了。...
(三十三章) 上天化生万物,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无为中有大为,人也应该效法天道。...
(三十三章) 君子的感化人,不必奖赏而人民都能奋勉,不必发怒,而人民畏惧他甚于刀斧。...
(三十三章) 君子自身能笃厚恭敬,天下便自然太平。...
(三十三章) 用大声的言辞和严厉的颜色来化民,是最末等的事。...
(三十三章) 处在房屋的最深处,也能无愧于心。 此句与“不欺暗室”、“慎其独”同义。 “屋漏”,室西北隅最深处。...
(三十三章) 君子不必行动,人都尊敬他,不必说话,人都相信他。因为君子的心中已有“诚”。...
(三十三章) 穿着彩色的绸衣,外面还要加上一层单衫,使绸衣的文彩不外露。 华丽而不外露,乃是君子一贯的态度。...
(三十三章) 君子为人之道,外表不显露,而美在其中,日子久了,自然一天天彰明起来。 此句与“隐而莫见”同义。喻施阴德不为人知,此种美德日后自然显现于世,恶事亦然。...
(三十三章) 君子只求自己心里反省,没有愧疚,对于自己的志愿,无所厌恶。...
(三十二章) 只有天下至诚的圣人,才能治理天下人伦的常纲。 “大经”,大常道也。亦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伦常。...
(三十二章) 他的态度诚恳,是仁心的表现,他的深静清远,就像深渊一样;他的广大,就像天一样。要不是本来就聪明睿智而通达天德的人,又有谁能知道他呢?...
(二十七章) 处事若能既明事理,而又睿智,就可以安保自身。...
(二十八章) 愚笨的人偏爱自恃才能,如此,灾祸一定会临到他的身上。 愚笨的人若能知己守本分,也就不再愚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