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瑀 ·七哀诗

2019-05-19 可可诗词网-建安诗文 https://www.kekeshici.com

丁年难再遇,富贵不重来。良时忽一过,身体为土灰。冥冥九泉室,漫漫长夜台。身尽气力索,精魂靡所能。嘉肴设不御,旨酒盈觞杯。出圹望故乡,但见蒿与菜。

“七哀”为乐府诗题,“起于汉末” (唐吴兢 《乐府古题要解》),《文选》将其列入杂诗一类。句式为五言,句数多少不一,表达的多为动荡社会

环境下的诸种悲伤哀痛之情思。《文选·曹植·七哀诗》吕向注,“七哀,谓痛而哀,义而哀,感而哀,怨而哀,耳闻目见而哀,口叹而哀,鼻酸而哀。”这种解释尽管笼统含混,但至少说明“哀”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无一定规范。如曹植的《七哀诗》写闺中思妇之哀;王粲的三首《七哀诗》,或写战乱难民之哀,或写羁旅思乡之哀,或写边城戍卒之哀;晋张载两首《七哀诗》,或写沧桑变迁之哀,或写孤寂愁苦之哀。阮瑀的这首《七哀诗》表达的则是迟暮伤慨与生死哀叹。从诗中内容看,此诗当作于诗人生活后期,随曹军征战不止期间的某次征旅宴后。

诗的头四句是对诗题“哀”的说明,哀叹“丁年”难久,“良时”易逝。“丁年”,丁壮之年。“丁”,壮健意。《史记·律书》,“丁者,言万物之丁壮也。”《文选》旧题汉李少卿(陵)《答苏武书》,“丁年奉使,皓首而归。”注:“丁年,谓丁壮之年也。”又唐温庭筠《苏武庙》诗有句,“回日楼台非甲帐,去时冠剑是丁年。”这四句是说:青壮年华失去了不会再得,富贵荣耀的生活也不能重来。人生的美好的时光短暂而容易逝去,死后身体化为土灰,一切都成为虚幻。这种人命尤天的哀叹是有普遍性的。诗的中间四句是对死后境况的奇思幽想,也是对 “哀”因的进一步阐释。“九泉”,指地下深处,即所谓 “阴间”、“黄泉”。“长夜”,谓死人葬于地下,处于漫长黑夜之中。《左传·襄公十二年》,“若以大夫之灵,护保首领,以殁于地,惟是春秋窀穸之事。”晋杜预注,“窀,厚也;穸,夜也。厚夜,犹长夜。……长夜,谓葬埋。”这四句是说,死后埋葬于阴森晦暗的阴间,犹如漫漫长夜,永远不见天日。身体已不复存在,气力自然散尽,那精神魂魄游荡黄泉也是一去不复返。这是对死后的悲哀与无奈,与曹植 “长夜何冥冥,一往不复还”( 《三良诗》)句意相类。这种入冥入幻的诗句,很能反映阮瑀诗 “间有奇语” (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卷七)的特点。诗的最后四句回到现实中来。“御”,用,食用。“旨酒”,美酒。《诗经·小雅·正月》,“彼有旨酒,又有嘉肴。”这四句意思是说,念及于此,则桌上摆设着美味也无心食用,杯中斟满着美酒也无意畅饮。信步来到室外旷野,遥望远方故乡而茫茫不见,只有飒瑟秋风中的蒿草野莱触目伤情。佳肴不可以宽怀,美酒不可以销忧,可见哀之深切。满怀哀伤愁苦之心绪,浑融于寒秋旷野的满目荒凉之景境,有着很强的感染力。

阮瑀的这首《七哀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后期生活的思想情感状况,其中也不能不寄寓着诗人对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现实的某种忧患意识。从诗篇本身看,尽管充溢着生的哀伤与死的恐惧,但也含有激人乃至励己的一面,即当及时有所作为,莫待死后徒哀。因此说,虽哀伤而不失企望,虽悲愁而未堕颓唐,这样的生死之哀愁还是有一定的积极的认识意义的。诗的语言滞板平直,艺术性不是很高。明许学夷《诗源辨体》卷四道,“阮瑀如‘身尽气力索,精魂靡所回。’ ……颇伤拙劣。”评价是客观的。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